Page 81 -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 81
第四章 “探究—发现”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堂课的教学设计、课件以及实验器材的准备。在引入环节,设置合理又能够吸
引学生注意的“开场白”,在问题情境的设置上,要和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相
关,要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典型性材料,要能够引起学生在认知上的冲突或
者感情上的共鸣,让学生能够主动发现并提出教师设置的问题,然后在教师一步
一步地引导下,去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其次,探索发现阶段:基于设置的问题情境,学生开始搜集相关信息。教师
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如学习资料等,学生再结合教师提供的信息和
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小组内进行相互交流,集思广益,提取对解决问题有用的信
息后,再进行大胆猜测。教师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在学生小组交流时,要到组内
去主动询问学生的讨论情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也是随时了解学生的
讨论进度,从而能够有效管理课堂。
然后,探索发现阶段:提出假设的环节。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资料、小组内
的讨论交流以及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问题的信息进行提取,这个时候,
他们已经对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在教师引导下,或多或少地都能够提出解决
问题的假设。教师在学生提出假设时,不要过多地评价和干涉,不要束缚学生的
思维,给学生更多自由思考的空间,这个阶段也是学生思维得到有效锻炼的重要
环节。
再次,探索发现阶段:验证假设环节。学生提出了假设,要对假设进行验
证,那么在验证假设之前,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如在科学课堂上要验
证“搅拌是否会加速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时,学生要通过亲手做实验去验证
这个假设,那么在学生做实验之前,教师要给学生提出做实验的要求和注意事
项。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如果假设得以验证,教师又引导学生在相
似的问题情境中该如何去做,以达到知识的迁移,如果假设没有得到验证,那么
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重新回到第三环节,看看提出的假设到底有什么问题,让学
生对自己提出的假设进行再次分析。
最后,反思总结阶段:总结与交流。这是“探究—发现”教学的最后一个阶
段,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整个探究过程,对学生做得好的
地方和不好的地方进行一个总结和评价。不仅仅是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学生也
要进行总结和互相评价,指出实践过程中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学生之间在互相
评价时,也是思维与思维碰撞的过程。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