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 84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under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5.运用“探究—发现”教学模式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在“探究—发现”教学模式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处于指导者和
引导者的地位,教师不是直接教给学生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建构
有意义的知识结构。正是因为如此,该模式也符合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核心
理念。
(二)“探究—发现”教学模式的不足
1.实验探究活动时间过长,教学进度比较慢
在实施“探究—发现”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在探索发现阶段,由于实验探究
花费的时间太长,基本上是讲授式教学的 2 倍或者几倍的时间,因此教学进度上
比较慢,长此以往会出现的问题是教学任务不能完成,笔者在该校实习阶段在
第一节课时实施的是“探究—发现”教学模式,由于对课堂时间安排不恰当,留
给学生实验探究的时间过多,就把原本应该一个课时完成的内容,花了两个课
时才完成。因此,在实施“探究—发现”教学模式时,一定注意把控实验探究的
时间,合理分配课堂时间,这样才能把“探究—发现”教学模式的效果发挥到
最大。
2.探究失败会影响学生的探究信心
在科学课堂,实验探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就必须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实验,当自己提出的假设被实验验证后,学生会有非
常大的成就感,反之,当探究实验失败后,则会影响学生的探究信心,这时候就
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引导。
3.使用大量的探究器材和其他的教学条件,学校无法提供
由于这门学科的特点,在探究活动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实验器材,而学校在实
验器材这一硬件设施上又多有不足,很多课时内容需要的实验器材都没有,一定
程度上给教学带来了难度,没有实验器材的保证,就意味着不能给学生自己动手
做实验的机会,那么何谈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因此,要想“探究—发现”
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实施,学校在实验器材方面一定要给予充足的保证。
三、“探究—发现”教学模式的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首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师观,要完成自身角色定位
的转变,教师已经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改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不仅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