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5 -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 85

第四章  “探究—发现”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仅是学生的良师,更是益友。教师不仅仅是传授学生以知识,更重要的是关注学

             生的全面发展,在知识的学习上,不再是“灌输式”的教学,而是教会学生学习
             的方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发现和建构有意义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不再是教
             师一个人的舞台,而是把舞台还给学生,留给学生充分自主发挥的空间,教师只
             是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恰当的指导。

                 其次,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是具
             有独立意义的主体,是具有个性差异的人。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主体地
             位,同时学生是发展的人,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教师要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

             性和独特性,因材施教。
                 (二)教师在备课阶段的建议
                 从以上的教学实践中可知,要想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成功应用“探究—发现”
             教学模式的基本前提是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教师要上好一堂课,备课的阶段是至关重要的,备课包括备教材和备学生。
             首先,作为科学教师,对自己所教的教材内容要十分熟悉,熟悉教材内容的组织
             形式,熟悉所教学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以及教材内容前后的联系。其次是

             备学生,了解所教授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只
             有对教材和学生都了解透彻的情况下,才能够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包
             括这一堂课你要“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这么教”。在“探究—发现”教学模式

             下,科学这门课程需要做大量的实验探究活动,实验探究活动是比较耗时的,如
             果没有对一堂课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有可能会出现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出现探
             究时间过长导致教学任务不能完成的问题。

                 (三)在课堂组织阶段的建议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工作的核心部分,而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探究—发现”
             教学模式在提升小学科学教学效果上有重大的作用,要让“探究—发现”教学模
             式的教学效果得到最大的发挥,就需要教师课堂组织上注意完善课堂教学的每一

             个环节。
                 首先,在一个有逻辑的教学设计的前提下,要将设计的活动在课堂中很好地
             呈现出来,每一个环节教师和学生该做什么、时间如何分配以及如何去引导学生

             等,都是教师在课堂组织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
                 其次,在科学课堂上应当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良好的课堂氛


                                                                                     77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