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0 -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 80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under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二)实践对象的选择
为了研究“探究—发现”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
采取的是实验研究的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是某市 H 小学四年级学生,从笔者
所在的四年级 3 个班中选择学业成绩和学生特点都比较相当的两个班(3 班和 2
班),2 班作为实验班,人数为 34 人,3 班为对照班,人数是 34 人,两个班学
生的男女比例也大致相同。实验前,两个班都是由同一个科学教师授课,实验班
的学生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模式,而对照班的学生则不采用“探究—发现”
教学模式。
(三)教材内容的概述
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主要由物质科学领域、生命科学领域、地球与宇宙空间
领域以及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构成。笔者所在的年级是小学四年级,该校使用的
教材是教科版本,教科版本小学四年级科学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物质科学领域和
生命科学领域。前三个单元分别是“天气”“溶解”和“声音”,分别对我们周
围的天气、有关物质的溶解情况以及我们周围的声音等相关的知识进行了详细的
阐述,是物质科学领域的内容,而最后一单元“我们的身体”是对我们身体的
“骨骼”“肌肉”等相关的知识的学习,属于生命科学领域。为了能够有效地检
验“探究—发现”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的应用效果,笔者将从物质科学选取
一课的教学内容作为实验研究的教学内容,在实验组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模
式来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在对照组则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教学。
从物质科学领域的“溶解”单元,选取最后一课“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作
为实验研究内容。“溶解”观察溶解的现象,让学生建构有关溶解的概念。“不
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也是不尽相同的。
在“溶解得快与慢”问题中,学生知道溶解的快慢与搅拌、温度以及可溶解物质
颗粒的大小有关。
(四)“探究—发现”案例设计思路及具体实践步骤
选择好研究的对象,那么要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应用“探究—发现”教学模式
必须要遵循“探究—发现”教学的三阶段五环节的教学步骤。3 班对照班的 34
位学生仍不使用“探究—发现”教学模式,2 班实验班的 34 位学生则采用“探
究—发现”教学模式,对于实验班采用的教学模式的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引入阶段:设置问题情境环节。作为教师,课前进行充分备课,做好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