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 9
第一章 新课标下小学科学低学段实施研究
第一章 新课标下小学科学低学段实施研究
第一节 新课标下小学科学低学段理论概述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科学新课标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是每门学科以纲要形式编写的、有关学
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我国的科学课程
标准具体规定了科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等,是编写科学教科书和科
学教师进行科学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科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它体现出
我国对科学课堂实践的美好愿望,同时代表了我国的科学教育教学水平。
小学科学新课标是指 2017 版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和 2001 版
的《实验稿》相比有一些突出的变化,这些变化从根本上解决了实验稿存在的一
些问题,以我国现阶段小学教育的客观条件和实际需求为依据,顺应国际科学教
育发展的趋势,体现了时代特色。这些变化主要表现为提高了对小学科学课的重
视程度;重视学科之间的关联;强调了人与科学技术、自然的联系;注重为学生
创造广阔的学习空间等。尤其是在小学科学学段上加入一二年级,这是直接影响
教学实践的一个变化,解决了科学教育的断层现象,同时坚持了教育的阶段性与
连续性相统一原则。科学新课程标准的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小学科学课程开始迈
进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二)小学低学段
小学低学段也就是指小学低年级。一般来说,我国的基础义务教育阶段
习惯把小学分为三个阶段:低学段(1~2 年级)、中学段(3~4 年级)和高学
段(5~6 年级)。本书提到的低学段即指一、二年级的学生(平均年龄为 7~9
周岁)。
(三)小学科学课程
无论在教学领域还是课程领域,课程都是一个使用非常广泛的概念。根据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