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 12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under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根据他们的已有认知,使其感觉到适度的困难。他们的认知特征导致他们没有自
主探究的意识,不善于动脑解决问题。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多让学生去动手
实践,同时引导学生遇到问题先自己思考,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提醒和帮助。
总的来说,低学段的学生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都处于一个剧烈
变化的过渡阶段。由于他们的知觉受兴趣或情绪的影响比较大,在小学科学的教
学组织中,教师需选择直观形象的事物及创设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情景组织教
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因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且没有合作意识,教师
需合理安排活动,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教师根据低学段学
生的发展特点来合理组织教学,对他们的科学学习将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小学科学低学段实施的理论基础
(一)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我国科学教育领域的专家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提出了既符合我国小
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又符合我国国情及相关的教学要求的科学课程实施指导性文
件——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我们国家对科学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预
期愿望,同时也是一个评价科学教学质量的工具。它包含很多可操作性的行为动
词,使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可被评价。课程标准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围绕其形
成了一系列相关的标准体系,它规范的对象范围很广,课程标准因此可以给予相
关工作者明确的责任和职能。所以,各级各类学校及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进行教育教学,提高我国的科学教育质量。
(二)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根据年龄将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划分为了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
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清楚地解释了儿童不同时期的认知发展特
点。其中,前运算阶段(2~6 岁)的学生思维特征包括早期的信号功能;自我中
心性;不可逆运算;泛灵论即认为万物皆有生命;不能够正确进行推断;不合逻
辑的推理;不能理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认知活动具有局限性;还不能进行抽象
的思维运算。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的学生思维特征包括去自我中心性;有
了守恒的概念;思维具有可逆性;会对物体进行分类;序列化。
由此我们得知,2~6 岁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7~11 岁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能够知道事物的守恒、分类等,并且去
自我中心。小学低学段学生的年龄基本处于这两个阶段的过渡期,多处于具体运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