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 15
第一章 新课标下小学科学低学段实施研究
科学课是一门实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没有专业教育背景同时也没有参加系
统培训和教学讨论活动的科学教师很难准确地掌握科学教育,在使用教学方法
时很容易选择不当。因此,科学教师的各种培训对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
四、课程内容单一,缺乏实践活动
新课标指出,“不要把教室和课堂当成学生科学学习的仅有阵地,不能把学
生束缚在教室、实验室里。学校的校园、家庭社区、各种科普场所、公园田野等
到处都有科学学习资源,到处都可以是科学学习的场所。”实验稿课程标准也曾
指出,无论是依据科学课程内容本身的要求,还是从儿童认知中的阶段性发展的
特点出发,小学阶段的科学学习者均需在活动与实践中进行科学学习。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小学低学段学生的思维需要借助事物来进行,
具体的动手活动对抽象思维发展影响较大。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
程中要多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如果活动内容均由教师自行演示,则很难
达到学生科学学习的目标,也难以发展学生最本质的科学素养。
五、低学段科学评价不够合理
新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指出:“学习评价主要是为了鉴定学生的学习质量水
平,同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存在的问题。评价的内容包括知识、能力和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评价可以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保证课程实施的
质量。”
目前学校所实施的评价,无论是针对学生还是教师,都是来自于单一方面的
外部评价,缺乏学生和教师内部的自我评价,还有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师师
之间的相互评价。并且现有的评价维度比较单一,难以真正起到促进和激励的
作用。
第三节 小学科学低学段实施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对新课标及科学教育的认识不够
目前,国家虽然逐步重视了科学教育,但科学课的学科地位仍然较低,这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