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0 - 畜牧兽医类动物生理研究分析
P. 100

畜牧兽医类动物生理研究分析



            造成过敏性休克,对儿童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
                (二)饲料添加剂违规使用与残留
                近年来,在饲料中添加违禁药物现象有所收敛,但仍然没有停下。在市场经

            济的激烈竞争下,许多不法的生产者为追求“高效益”,违反国家规定,置饲料
            安全生产于不顾,在饲料产品中超剂量或滥加兽药和其他违禁药品。除去使用违
            禁药物,不按规定正确使用饲料药物添加剂,过量添加微量元素,使用被化学物
            质、微生物污染的饲料等使畜产品的安全生产得不到保证,产生严重的食物链后

            患和不良的社会影响。饲料生产企业或养殖者也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加快畜禽出
            栏率,提高瘦肉率,在饲料配方中大量使用添加剂、激素、抗生素类药物、微量
            元素等。饲料中添加的许多组分,如药物添加剂、激素和微量元素等都影响饲料
            的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安全。目前饲料中作为动物生长促进剂而添加某些抗生

            素,超量添加而不执行停药期规定等,使抗生素残留在动物组织及其产品中。抗
            生素残留不仅影响畜产品的质量和风味,而且影响畜产品的安全。有的饲料厂在
            肥育猪饲料中违法大量添加喹乙醇,导致食用该饲料的猪中毒。我国部分饲料厂
            在猪饲料生产中常添加阿散酸(氨苯胂酸),该药物为脊机肿制剂,使用时要严

            格执行停药期规定,即屠宰前 5 天停药,如果猪在屠宰前继续采食添加有阿散酸
            的饲料,就会导致阿散酸在猪体内残留。人经常食用含这类抗菌药物残留的猪肉,
            可导致其在人体内的积蓄,最终导致中毒。
                (三)动物疾病多,尤其是人畜共患疾病蔓延

                当前我国集约化养殖企业不多,多数是分散饲养,其圈舍简陋、环境条件差,
            缺乏基本防疫条件,很难有效预防与控制畜禽疫病。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侵染畜
            体,使畜产品感官性状不良,营养价值降低,甚至完全失去食用价值。人食用有
            疫病的畜产品,可能造成感染或受到病原毒素的损害。一些非人畜共患病,如猪

            瘟、鸡新城疫等虽不直接感染人,但其分解的毒素也会引起人食物中毒。患病的
            畜禽宰杀后上市销售,将人畜共患病以及对人类有潜在危害的细菌、病毒拒之于
            食物链外的最关键的方法是对畜禽宰前检疫。
                (四)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污染

                当前我国养殖集约化程度不高,多数企业是分散饲养,其圈舍简陋、环境条
            件差,缺乏科学的养殖技术,生产过程中相关人员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法律
            法规知识缺乏,滥用兽药添加剂,在饲养过程中不能实施绿色养殖;饲料原料中



            ·88·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