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2 - 畜牧兽医类动物生理研究分析
P. 102

畜牧兽医类动物生理研究分析



            较低,业务素质不强也是畜产品品质问题的重要原因。
                (二)畜产品安全检验与保障系统不完善
                我国畜产品质量监测手段不强是导致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畜产品

            生产加工各环节技术落后既制约了畜产品产量提高,也引发了畜产品质量安全问
            题。质量检测手段落后,中国畜产品质量行业主管机构监督检测体系建设起步较
            晚,在较长时期内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与投入,设备、人员和方法都相对落后。我
            国对生猪主要是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制度。尽管目前我国定点屠宰场、点的

            加工能力是年生猪屠宰总量的一半,但设备利用率却只有 1505,由此可见该项
            制度的实际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当前允许大型肉联厂和屠宰场自行进行事前和事
            后检验,由于缺乏外部监督,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防控效果无法保证。对于乡
            镇小型屠宰场、加工场屠宰的生猪,事前检验基本没有,或有名无实或只收费。

            至于那些私自屠宰问题,尽管不断加大打击力度,但由于数量多而分散,效果不
            明显。当前对禽的屠宰还是无法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
            是当前我国畜牧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户饲养过于分散,加上我国地理环境复杂,
            管理成本太高。尽管大城市对畜产品进入市场的检验越来越严格,但广大的县级

            以及县级以下地区畜产品安全控制仍存在诸多问题。
                (三)动物养殖技术不规范
                畜牧科研水平落后必然会使畜产品从生产到餐桌全过程,在质量标准、质量
            监测和质量保证等各方面得不到有力的技术支撑。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下,

            饲养方式以传统的家庭养殖为主,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饲养管理粗放、科学
            饲养的成分少,养殖环节不规范。饲养方式、饲养规模及生产加工技术落后既制
            约了畜产品产量提高,也严重影响了畜产品质量安全。大部分地区的多数养殖场、
            饲养基地不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动物防疫条件差。环境治理不到位,疫病防治、

            饮水喂料等饲养记录不全;粪便排放、死尸处理等随意处理,没有无害化处理设
            施,容易交叉污染;建筑简易,管理设施不配套,重产出轻投入,畜禽饲养环境
            达不到标准化无公害养殖条件。不少养殖户对产品质量安全重视不够,关心更多
            的是成本多少、产量高低、价格贵贱、管理难易,而忽视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饲料和兽药生产技术落后,严重不适应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禽种不良,
            抗病能力差,加重了畜产品安全问题的严重程度;饲养方式落后加剧了畜产品质
            量问题的危害;畜产品加工工艺落后、设备陈旧、技术和生产流程落后,增加了



            ·90·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