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3 - 畜牧兽医类动物生理研究分析
P. 103

第三章 畜产品安全的相关问题研究



             畜产品被污染的可能性。因此,畜牧业产业化水平低是造成畜禽品种老化、畜产
             品质量不高的影响因素。
                 (四)动物防疫制度不规范

                 1. 基层兽医管理体制不完善
                 我国现行基层兽医管理体制是市、县、乡三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实行人、
             财、物相分离。乡兽医站的工作经费及人员工资由乡政府负责,县畜牧局对乡兽
             医站防疫工作的安排部署及检查落实,只有指导、督促、建议的权利,缺乏必要

             的行政制约权和经济奖惩权。乡站人员的工资待遇和工作成绩不挂钩,缺乏必要
             的监督、激励机制。基层兽医站职能不能充分发挥。
                 2. 专业人员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基层兽医站设备条件差,工资待遇难低,导致专业对口的大中专毕业生

             不愿到基层兽医站去工作,使乡级兽医队伍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专业
             技能培训,严重影响了基层兽医站职能的有效发挥。
                 3. 生产技术推广滞后
                 在畜禽卫生防疫、疫病的常规监测方面问题较多,对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一

             定影响。抗体水平监测几乎不做,造成免疫失败,无依据地使用疫苗现象普遍存
             在。药物敏感实验无人问津,致使滥用药物的情况不可避免地广泛存在,既影响
             治疗效果,造成环境污染,也使生产成本大大增加。疾病的确诊十分困难,有的
             养殖户甚至面对畜禽疾病束手无策。种种原因造成我国动物疫病及兽药基层监控

             环节薄弱。由于基层资金、人才、技术、设备不足,基层兽医工作、生活条件较
             差,工作积极性不高等方面因素,致使有些疾病预防与控制的相关规定落实得不
             够好。近年来,国际上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链球菌
             病等多种动物传染病此起彼伏,对我国的畜牧业造成很大威胁。随着经营主体的

             多样化,在种畜引进的同时,也带进一些疫病。加之检疫手段不健全,检疫执法
             不严、隐匿感染等,使外来疫病传入中国。染疫动物及产品上市时有发生,直接
             引发质量安全事件。


                 四、畜产品安全生产问题的优化措施

                 (一)完善畜产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加强畜产品安全生产,确保畜产品安全是畜产品生产者、供应者、管理部门



                                                                                  ·91·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