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5 - 畜牧兽医类动物生理研究分析
P. 105
第三章 畜产品安全的相关问题研究
理机构,其中包括紧急处理指挥协调中心机构的设立、紧急处理程序的制定、紧
急处理的物资贮备的建立等。
4. 加强畜产品安全市场监管体制
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安
全市场准入制度,提高畜产品入市门槛,这是保证产品质量有效的“保护屏障”,
从源头上减少安全隐患。市场准入管理是保证群众食肉安全的关键环节,通过严
把市场准入关,坚决杜绝非定点肉品和注水肉、病害肉、劣质肉等不合格肉品上
市交易,确保上市肉品质量安全。一是加强畜禽屠宰加工的兽医卫生检验和监督,
大力推行定点屠宰,加大对私屠乱宰、非法销售病畜产品和注水肉的当事人及渎
职人员的处罚力度。二是建立畜产品屠宰、加工和销售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
求。有条件的地区可规定上述从业人员必须具有畜牧兽医相关专业的中专学历,
这样可大大提高其履行畜产品安全法规的自觉性。三是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
追溯制度,建立畜产品生产、经营登记制度,实现质量安全的可追溯;建立畜产
品安全承诺和不合格产品退市召回制度。四是建立畜产品公共安全预警制度,及
时将畜产品安全问题的信息向社会公布;建立畜产品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
问题畜产品,严格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查处,对失职渎职行为也应得到惩处。
五是建立畜产品安全社会信用体系,通过信用档案和无公害标识,对生产、加工、
销售环节进行跟踪监测,逐步形成动态监管和终产品检测的统一。
5. 科学防疫,动物疾病控制
畜产品的安全生产与疾病的防治不可分,尽管有些疾病可以治疗,但疾病所
带来的危害和治疗的药物所产生的残留都会严重影响畜产品的安全生产。“预防
为主,防重于治”早已成为不可否认的真理,但不少畜牧从业人员对此认识不清,
重视不够,相反对治病却非常重视,一旦发生疾病就期待着一种一吃就好的良药。
显然,疾病防治应以防为主以治为辅,及早发现,将疫情消灭在萌芽之中。能够
把疾病消灭在场外乃是疾病控制的上策,如能坚持实施科学的免疫接种计划以增
强动物抗病力和消灭养殖场环境中病原微生物,使畜禽不易患病,这是疫病控制
的中策。而一旦发生疾病,再去诊治,则是疾病控制的下策。董应臣指出,对畜
禽养殖场的防疫检疫管理是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点。当
前一些畜禽养殖场存在着动物防疫条件比较差、标准化生产程度低、病死畜禽的
无害化处理率低、养殖场户主自觉遵守执行畜牧兽医法律法规差等问题,影响着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