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8 - 畜牧兽医类动物生理研究分析
P. 108
畜牧兽医类动物生理研究分析
第二节 畜产品安全现状及制度管理分析
一、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因素分析
风险分析是保证食品安全的一种新模式,在食品安全管理中处于基础地位,
必须加以重视。从风险的自然性质进行分类,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因素可
以分为:生物风险因素、化学风险因素、物理风险因素。
(一)生物性风险因素
生物性风险即指病原微生物对畜产品质量安全引起的危害。畜产品遭受的生
物性危害主要来自动物疫病和污染两个方面。
1. 动物疫病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人畜共患动物疫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至少有 295
种,其中:病毒性人畜共患病 129 种,寄生虫性人畜共患病 111 种,细菌性人畜
共患病有 55 种。
(1)病毒危害
病毒属专性胞内寄生物,在食品中处于不活跃状态,也不能繁殖。但病毒
可以通过粪—口途径直接或间接地传播到食品中且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极大。口蹄
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牛海绵状脑病、牛瘟都来自病毒感染,且均属于一类动物
疫病。
(2)寄生虫
寄生虫和虫卵主要是通过病人和病畜的粪便间接通过水体和土壤污染食品或
直接污染食品。污染食品的寄生虫主要有绦虫、旋毛虫、中华支睾吸虫和蛔虫等。
近年来,感染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群体有较大的改变,从过去的农村或经济比较落
后的地区慢慢向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转移。这是因为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
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部分人以生食、半生食海鲜及肉类为时尚,烧、
烤、涮等大排档深受人们喜爱,从而增加了生活水平相对较高的人群感染食源性
寄生虫的概率。此外,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感染打破地域界限,呈现出“南病北移”
的趋势;人类专有的寄生虫病逐渐减少,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不断增加。这种趋势
使食源性寄生虫病情况复杂,为新发、再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带来了困难,增加
了食源性寄生虫病疫情暴发的风险。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