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1 - 畜牧兽医类动物生理研究分析
P. 111
第三章 畜产品安全的相关问题研究
品中的铅污染主要来自饮用水。经食物摄取而进入人体循环的铅含量主要依赖于
铅的化学和物理的形式以及生物体当时的生理特征,如营养状况,人体中钙、铁、
锌、维生素、脂肪和蛋白质的水平和年龄等。铅是有害重金属,对人体各种组织
均有毒害作用,铅元素可使形象化智力、视觉运行功能、记忆受损;会导致语言
和空间抽象能力、感觉和行为功能改变。长期接触低浓度的铅也会造成人体消化
系统障碍,损害肺中的吞噬细胞,使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明显下降,严重的铅
污染还可降低儿童的智力。
4. 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残留
饲料添加至少应包括以下情况: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饲料原料配制饲料,如
用制药副产品等做饲料原料;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中含有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化学
品,如三聚氰胺、苏丹红等;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不当或没有严格执行休药期如
生猪生产后期、蛋鸡产蛋期仍用含药物的饲料;在加工环节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等,
如防腐剂、增色剂等。饲料是养殖业的物质基础,发展现代畜牧业离不开现代饲
料工业。
5. 食品添加剂
品添加剂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除少数的
天然物质,多数为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按其功能,大致分为甜味剂、防腐剂、
发色剂、漂白剂、抗氧化剂、着色剂等。食品添加剂按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并使用
一定的剂量,对人体无害;但滥用必然导致畜产品质量的不安全。如三聚氰胺、
苏丹红等为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化学品,滥用在加工环节中。
(三)物理性风险因素
根据畜产品物理性风险因素的性质,可以将物理性风险因素分为两类,即:
污染畜产品的异物和放射性物质。畜产品中的物理性污染物,来源复杂,种类繁
多。一是畜产品在生产、加工、贮藏、运输以及销售过程中,无意之中导致的物
理性异物污染,如沙子、血污、毛发、玻璃碎片、木料、石子、金属异物等,以
及其他意外污染如抹布、线头等。二是掺杂掺假所引起的畜产品异物污染,是指
故意向畜产品中加入异物,如注水肉中的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食品工业的
需要,放射性核素作为辐照源而使用于畜产品的加工贮藏中。例如,用于畜产品
的灭菌、杀虫等以延长畜产品的保藏期限,用于促进食品成熟和改善畜产品品质
等方面。放射性核素在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放射性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