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9 - 畜牧兽医类动物生理研究分析
P. 119
第三章 畜产品安全的相关问题研究
低毒、低残留的消毒剂,保障畜禽养殖场及周边环境,达到无公害畜禽生长的
要求。
(四)推行标准化、规模化的养殖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畜禽饲养仍以农户散养为主。转变观念,积极引导,逐步由
散养向集约化规模化养殖转变,最终达到取缔散养、完全实行集约化规模化养殖
已是大势所趋。政府应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对养殖者等给予支持,引导散养户向
集约化规模化方向转变。业务部门应积极推行食用动物养殖的标准化、规模化、
集约化,为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制定一套完整有效的质量管理控制体系;从饲草、
饲料、饲养管理、环境、防疫、用药、饮水、畜产品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控,
变过去的终端管理为过程管理;使各个环节均有章可循,有案可查,量值溯源。
规模化养殖不仅有利于提高养殖科技含量,而且更利于畜产品安全。各级政府有
关部门应制定扶持奖励政策,鼓励发展企业化经营为主的规模化养殖场,组织分
散养殖户建设区域性的养殖小区,倡导无抗生素动物保健,推行环保安全措施,
只有养殖生产科学、规范,才能保证实现最广泛的畜产品安全。
(五)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交流
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交流是确保消费者、生产者、经营者和相关的利益群体
获得信息,减少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过度出现危险的关键因素。在畜产品质量安全
问题趋于全球化的今天,扩大区域间和国际的风险信息交流,加强消费者、生产
者等利益主体之间的有效沟通,才能以最低的信息成本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
管理的效率。针对消费者、生产企业和食品质量安全教育和研究者进行的教育,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行为和市场产出结果。公众、生产经营者等群体的食
品质量安全意识的提高,可以减少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切实保护消
费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实现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息共享,就必须将畜产品融入
食物发展的概念中予以综合考虑。
促进食物安全信息共享是一个国家政府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增强消
费者、生产者和管理者等利益相关者之间食物安全信息交流的有效手段。实现食
物安全信息共享,就必须有坚强的机制做后盾,如保障机制、调控机制、运行机
制等。为实现食物安全信息共享,建议采取如下措施:第一,尽快完善信息公开
立法。通过法律手段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为食物安全信息共享提供法律保障。信
息公开,不但是保障民众知情权的有效途径,而且是构建诚信政府的一种发展趋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