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5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145

第三章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


                 (一)思政元素融入篮球课堂的必要性
                 1. 对加快培养体育人才的必要性
                 近年来,体育强国建设与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体育事业发展为我国体育

             人才培养搭建了重要的基础和桥梁。现在许多学科的带头人都逐渐年轻化,以前
             唯经验、唯资历的时代已然过去,体育强国的建设一定是需要靠更多年轻的面孔、
             更加广阔的理念来完成。以前传统的“重技能掌握,轻德育培养”“重考试达标,
             轻真实需求”的体育教育理念及人才培养模式,在如今加快步伐迈进体育强国的

             伟大征程中已经渐渐落伍,且无法满足新时代“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内在要求。
             现今的年轻一代,大多生活在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多元文化遍布充斥、生活条件
             明显改善的时代,他们的接受能力强,思维反应快,而且对新鲜事物的认同感大
             大加强,但也易受外界影响,易被物质诱惑。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加强青少年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开展爱国爱党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因此,我国
             未来体育事业的发展要想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一定要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加强
             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融合,专业基础技能与思想政治教育一把抓,从源头遏制住
             人才流失的趋势,加快进行人才强国、体育强国的建设。

                 2. 对加强体育教师素养的必要性
                 篮球课程开展早、普及度高,早已成为学校体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几乎贯穿中国学生的整个体育课程学习阶段。篮球是持续时间最长的课程,学生
             的学习效果却不容乐观,小学篮球课程中的内容主要是运球、传球、投篮,进入

             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篮球课程内容依然如此,鲜有体育教师能按照体育课程标
             准对不同学段的要求来安排篮球课程内容。一节篮球课或者一个阶段篮球课程的
             结束,教师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是: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对篮球的历史发展有
             了清晰认识;学生是否在合作学习中建立了良好关系;学生是否能在教师的引导

             下,成功地将从篮球课堂学习到的内容迁移到同类项目中,从而激发广泛的运动
             兴趣。只有这些问题得到了解决,学生才能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成长,
             下一阶段的篮球授课教师也会对教授内容更加清晰,目标更明确。课程内容如此
             步步递进,层层深入,篮球课程才能使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因此,国家大力推行课程思政,应当先对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教师的
             教育素养、体育素养进行培养和考核。过去的许多教师只是注重教授技能,认为
             体育课只要进行身体锻炼以及掌握技能,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时代的进步、中



                                                                                 ·135·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