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9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149
第三章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
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最后,加强篮球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可以每年 12 月 21 日
的国际篮球节为依托,举办校园篮球文化节,给学生普及篮球运动的起源和知识,
以班级为单位,号召学生积极创办篮球活动或比赛,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参加篮球
运动的热情,也使得学生身心得以放松。
进入新时代,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篮球课堂,不是单纯的说教式的灌输,也
不是为了思政而思政,生搬硬套。体育教师需要先深入了解篮球运动的特点,明
确可以运用到课堂的思政元素,将这些元素与篮球特点灵活组合,创新教学模式,
多用互动法、榜样教育法、团体练习法等模式,潜移默化地将这些德育元素深入
学生内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原则,遵循学
生个体发育规律,革新传统教学理念,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篮球
课堂的实践优势,加快落实课程思政所提出的要求和期望。
二、课程思政融入大学体育篮球教学的路径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 23 次全国高等学校党
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课程思政理念的出现,引起
了体育界学者的热议。早在 1917 年,毛泽东同志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体
育之研究》,强调“德智皆寄于体”。篮球场上队员默契的团队配合,卓越的战
术执行力以及不到比赛最后一刻绝不放弃的精神都具有广泛的教育价值。挖掘篮
球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通过课程改革将其中的思政知识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
把体育课堂打造为铸魂育人的重要阵地。
(一)课程思政与篮球教学的契合
1.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辩证统一
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
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
物无声。经调查发现,学生对思政课程反感的主要原因就是单纯的灌输性教学,
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只做到了知识传授,而课程思政就是将思想政治
教育融入学生的各个课程中,在不影响学生兴趣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
素养,更多的是价值引领。虽然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核心内涵都是育人,都
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但二者的侧重点不同,需要加以区分,以防在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