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7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147
第三章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
3. 篮球运动德育要素的丰富性
篮球运动集规则性、团体性、直接对抗性、健身健心性等于一身,蕴含着较
为丰富的德育元素。以一场普通的篮球比赛为例,第一,参赛双方需要遵守特定
的规则,不能恶意犯规,需要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与对手进行公平竞争;第二,
一场正规的篮球比赛规定时间为 40min,但在实际比赛中的持续时间往往大于
40min,尤其是在竞争激烈、比分不相上下的比赛中,常伴随着加时赛,加时赛中,
双方比拼的不单单是技战术能力,更多的是比拼对战双方的意志品质和坚韧程度。
一场比赛下来,胜负必然揭晓,赢的一方士气大增,更加坚定信念,输的一方在
短暂的挫败后也会积极总结经验,查漏补缺,互相打气,团队向心力会更好地凝
聚在一起。因此,参加篮球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磨练参与者的意志品质,加
强参与者的规则意识,团结协作精神还会在无形中形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
利用这些德育元素,适时加以引导,形成典型。
(三)将德育元素融入篮球课程的方法
1. 在高强度对抗中,培养敢于拼搏的精神
篮球运动类属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目,其区别于其他项目最突出的特点
就是,与场上队员有直接的身体对抗。对抗,要的是拼搏精神;拼搏,拼的是球权,
搏的是时空。有时,拼到最后并不在于谁的技艺更高超,更多的是在于谁具有坚
定的意志和信念。因此,教师可以在篮球课堂设置一些比赛,如一对一或篮下一
对一抢篮板比赛,将学生分成身体素质、身高均衡的两组,两两进行比赛,规定
赢的一组由教师带领做篮球游戏并延长休息时间,输的一组缩短休息时间和游戏
时间。通过设置合理的奖惩机制,强化学生的取胜动机,激发学生的拼搏意识。
2. 在严守规则中,维护公平竞争的意识
任何一项竞技运动都有规则,任何比赛规则都是建立在运动员之间统一规则、
公平竞争的前提下,篮球也不例外,从场地到裁判,再到球员,都有着相对应严
格的规定,队员采取的技战术也需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施加,才会得到承认。因
此,篮球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强调规则不允许的动作,如走步、二次运球,从
而强化学生对技术动作要领的掌握;也可以借助典型案例,使学生认识到不遵守
规则,对己对人的坏处,从而培养学生尊重对手、遵守规则的意识。通过规则的
讲解和示范,使学生清楚只有遵守比赛规则,篮球比赛才能正常进行,自身实力
才能得到更好展示。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