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4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154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做到润物细无声,校园的篮球文化建设是尤为重要的。每个高校都有属于自身的
校园篮球文化,从校园有篮球场地开始,篮球文化就开始逐渐蔓延。例如,球场
上学生为了团队胜利,所展现的顽强拼搏精神,就能够感染场边观看的学生,并
且篮球需要学生相互配合,在享受篮球运动带来的快乐和激情时,也能促进和他
人的相互协作,接受运动的熏陶。高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篮球运动,有序开展
校园篮球比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 2017 年 AUBA 决赛中,特别召回毕业
多年的校友重返校园,穿上当年的战袍进行友谊赛。赛前主持人一一介绍这些校
友的毕业院系时,看台上学弟学妹震耳欢呼,这是一种校园篮球文化的传承。
目前,高校开展篮球比赛一般是学校或学院之间的比赛,只有极少部分学生
参与。只有让所有学生感受到篮球比赛带来的魅力才是课程思政融入篮球教学的
重点。深圳大学创立“篮球网络约战”系统,让大学生利用线上系统进行交流和
预约比赛,让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到正式的比赛氛围。效仿这一系统,将校园篮球
赛事常态化,成为建设校园篮球文化的底蕴。
4. 完善顶层设计,制度保障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就是“无源之水”,缺少了中国特色
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就是“无本之木”,忽视了课程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就
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问题。学校要在构筑以思政课
程为核心、综合素养课程为主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支撑的课程体系上下功夫,
做好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制度保障工作。首先,高校应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学设
计与未来发展规划中,为课程思政的积极开展提供制度支撑。其次,结合学校实
际情况,建立专业的研究团队,将思政教师与各学科教师集合,通过培训、演讲
等形式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这一理念的认同感,优化课程设置,保证课程思政质
量。最后,构建评价机制,高校设立实验班,对实验班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将思
政知识纳入实验班师生的考评体系中,安排研究团队成员不定期进行试听,及时
发现课程中的问题并研究相应措施。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
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在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中,
体育课程应身先士卒,大学体育篮球课中思政元素丰富,但要将思政元素融入篮
球教学中,还需要加强教师团队建设,线上线下结合教学,建设校园篮球文化等,
使学生学到体育技能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想境界。在课程思政建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