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9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159
第三章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
力、教师素养成正相关性。在篮球教学方式和模式多样的情景下,挖掘思政元素—
转化认知环境—融入知识点—进行篮球实践体验是篮球教师把握本课程思政育人
规律的应选路径之一。
总之,只有把课程教育功能内化为价值,才能体现其效能,高校课程思政所
要表达的理论逻辑就是以课程方式承载育人的功能。篮球课程作为价值客体,能
把主体的亲身参与、运动感知和体验认知所雕刻的情感痕迹与精神烙印同化为主
体的价值诉求,能最优化地将价值主体的思想政治活动转变为以群体为主的思想
政治教育活动;能启发学生“技艺”思考和“哲思”思维的大同与大不同,通过
运动体验和感知形成系统的教育合力,最终实现课程引导主体体验内化为价值认
知的目的。
4.“评价”与“反馈”闭环推进思政育人进程
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评价方向,必须定位于育人目标的成效性。不但涉及篮
球学科的专业素养,而且涉及立德树人铸魂的价值养成和社会交往认知能力的提
升。篮球课程思政评价应涉及以下 5 个维度:教师思政能力、课程思政目标设计、
思政教学内容设计、思政教学的实施、学生思政达成度等评价。前 4 个维度由教
师自身、同行、督导来完成评价,学生学习达成度由任课教师完成。授课教师自
评主要从课程目标与育人目标对应点是否合理、教学内容与思政目标是否匹配、
教学方法是否能为思政培养提供保障、考核方式是否适合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同行评价主要从思政目标体现、思政内容融合度、思政育人成效三个方面进行评
价,最后由课程思政督导组通过随机课堂实地观察教学气氛、教学实效等进行评
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建议和方案。对学生思政评价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课前、
课中和课后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同时反馈是“教”与“学”辩证统一的双向逻辑
思维的过程;是提升作为“课程思政主力军”教师教学能力和检验学生学习思考
效果的手段;也是构建教育心理场的闭环过程。篮球教学反馈可通过课上、课下
互动和线上、线下互动实施。
总之,在篮球课程教学中融汇育人理念和思维,实施育人挑战和评价,形成
专业和思政有机双向互动的育人模式,是提升篮球课程思政时效性的优化手段之
一。大学体育篮球课程在进行思政元素融合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课程内容的适
切性,决不可生硬融入。在大学体育篮球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中,既要确立思政育
人目标并结合授课内容分层次渗透,又要实现教师言传身教与课程主体诉求相结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