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2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162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织导致评价机制不完备、不健全,难以为高校运动项群类体育课程思政的提质增
效提供科学参照。
(二)高校运动项群类体育课程思政的推进路径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在服务实践的导向下,在对高校运动
项群类体育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实施困境进行判断与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地规
划高校运动项群类体育课程思政的推进路径,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立德树人的质量。
1. 科学构建理论体系,指导高校运动项群类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科学思维是应对风险与战胜困难的重要思想武器。运用历史思维与辩证思维,
构建科学的理论体系,能够为高校运动项群类体育课程思政提供行动指南。一方
面,要回溯历史,借鉴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中的成功经验,明确高校运动项群类
体育课程思政的前进方向与旨归。在微观层面上,需要致力于帮助学生获得修身
立德的机会与渠道,借此提高他们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程度与品行素养,从而
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在宏观层面上,需要致力于帮助学生通过在身体实践中领
悟厚植爱国、勤劳、奋进、拼搏等理念与精神,自觉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
设新征程,为建设祖国、复兴民族与服务人民贡献青春力量。另一方面,要以体
育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等成熟的理论为参照,运用联系的、发
展的、矛盾的眼光,不断在高校运动项群类体育课程思政的实践推进中,发现与
分析新的突出问题,研究与尝试新的解决策略,完善高校运动项群类体育课程思
政理论体系。
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高校运动项群类体育课程思政教师能力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
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推进高
校运动项群类体育课程思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
一方面,要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建设,通过高校基层党组织,运用
专家讲座、专题研讨等渠道,促进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
发展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的生活化、常态化、规范化,
帮助体育教师筑牢政治意识,提升政治站位,将高校运动项群类体育课程思政置
于建设体育强国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来看,从而增强教师在推进高校运
动项群类体育课程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责任感与使命感。
另一方面,要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课程思政能力建设。一是要针对体育教师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