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0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160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合,逐步构建完整体系,最终实现篮球课程思政的点—线—面系统四位一体的有
            机统一,为其他课程提供思政育人设计思路和有益参考。



                    第六节  其他体育运动课程思政建设理论与实践




                一、高校运动项群类体育课程思政的推进

                高校运动项群类体育课程以项群训练理论为指导,将在训练目标与形式等方
            面具有相近性的不同项目划归为同一项群,促使各个运动项目中蕴含的正向观念

            与积极精神在组合为项群后得到强化。高校运动项群类体育课程思政融合了形态
            多样、内容丰富的运动项目与项群,改变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帮助学生
            摆脱传统课堂与教材的束缚,减少他们对课程思政的抵触与排斥情绪,让他们在

            积极参与运动项群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润物无声中完成
            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道德理念的正向塑造。依托高校运动项群类体育课程开展
            课程思政,可以充分应用具身认知这一属性特征,让学生运用身体、心智、大脑

            协同参与,在身体实践与大脑活动的联通中实现思想境界与道德品质的提升,促
            进“体育”与“德育”同向同行。同时,依托这一载体开展课程思政,将以体育
            人与以文育人相结合,能够疏通浇灌与滋养学生的“一段渠”,切实提升思想政

            治教育实效。
                (一)高校运动项群类体育课程思政的实施困境
                高校运动项群类体育课程思政在实践中存在诸多实施困境,只有对这些困境

            做出客观的归纳与分析,才能明确高校运动项群类体育课程思政的前行方向与推
            进策略。

                1. 高校运动项群类体育课程思政理论体系尚未成型
                理论是思想与实践的先导,科学的实践离不开科学的理论指引。高校运动项
            群类体育课程思政是实现“体育”与“德育”相互耦合,进而促使学生提升身体
            素质、道德素质和思想素质,成长为党和国家可用之才的系统工程,亟须科学的

            理论体系提供指导。然而,没有植根于现实生活的长期实践,便没有逻辑清晰、
            概括性强的理论体系。现阶段,高校运动项群类体育课程思政的实践尝试与经验



            ·150·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