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4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164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政实施情况的向度,重点关注高校为运动项群类体育课程思政提供的政策支持、
            制度保障、后勤保障等,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准备、教育状态等,学生的学习
            状态、行为表现等,以及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环境、师生交流等。在评价

            主体选择方面,除重视高校领导、教师、学生等主体的评价以外,还需要引入能
            够直接观察到学生在接受高校运动项群类体育课程思政前后行为表现变化的宿舍
            管理人员、实习单位工作人员、家长等主体。在评价方式使用方面,需要避免“唯
            分数论”“唯结果论”等片面性倾向,注重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生

            物计算、情感计算等先进技术,结合使用定性评价、定量评价、诊断性评价、过
            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等评价方式。

                二、高校足球课程思政实施困境与对策


                高校足球课程蕴含团队协作、突破创新、规则至上等多种积极因素,为足球
            教学融合课程思政模式提供了广阔空间。借助课程思政的融合,有效推动高校足
            球教学的创新与升华。高校足球与课程思政的结合,意味着思政因素真正深入高
            校足球教学体系,在保证足球教学效果的同时,推动足球教学的真正升华,为培

            养全面优质的足球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高校足球课程思政概述
                1. 高校足球课程思政特征
                高校足球课程思政具有体验性、情境性与社会性的特征。足球课程与学生的

            身体机能锻炼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体育活动为基本载体,不断挑战更高强度的训
            练与更高难度的动作,并在不断挑战的过程克服疲劳感的消极影响,达到胜利的
            彼岸,潜移默化中磨练自身的坚强意志。
                足球运动的团队配合属性较强,对场地、器材的要求相对较高,实际情境特

            征非常明显。在足球教学中适当加大团队配合内容的教学力度,为学生提供更多
            的团队合作契机,团队成员之间相互扶持、相互纠错,共同朝着正确的目标不断
            前进。借助实际情境,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强化学生的合作
            意识。足球运动的竞赛属性较强,在足球课程思政中引入竞赛模式,引导学生逐

            步理解足球运动应当遵守的规则,并认识到规则对于足球运动的重要意义。在足
            球教学中,引导学生分别扮演足球运动员、裁判、场外工作人员等角色,从不同
            的角度看待足球运动,对足球运动中的“公平公正”原则建立立体客观的认识,



            ·154·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