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1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141

第三章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


             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甚至可以被看作体育精神的核心。大学体育教师要
             在开展教学时不断完善对学生尊重精神的培养,借助一些细节性环节的安排或温
             馨片段的记录、展示来引导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所具有的“温度”,帮助学生在

             挥洒汗水、追求胜利的同时也体会到源于人与人之间尊重的涓涓暖流。
                 2. 在课程教学中塑造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念
                 (1)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塑造
                 虽然“体育无国界”,但体育可以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一块绝佳阵地,

             而爱国主义对于点燃学生心中通过参与体育事业而“为国争光”的火种无疑是非
             常重要的。结合这一点认识,大学体育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学习和训练时,应当
             引导学生将目光从运动项目本身上升到体育事业中,向学生宣传发展体育事业对
             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国际影响力以及优化国家的国际形象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并

             为学生介绍一些我国优秀运动员凭借过硬的实力和良好的作风在体坛上为祖国争
             得荣誉的事迹,以此作为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有效手段,让学生将对体育的
             热爱和对祖国的热爱有机地融为一体。
                 (2)对学生集体主义情怀的塑造

                 由于传统体育思维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在参与体育学习和训练时,更多地
             关注自己的竞技水平,也经常喜欢在团体表演性质的活动中一味地彰显自我,这
             对于他们集体主义情怀的形成是非常不利的。为此,大学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时,
             应当在充分考虑学生能力以及训练的进度、目标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增加团队体

             育模式在日常教学、训练中的比重,多组织学生和不同的搭档打配合,一方面增
             进学生间的情感和默契,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掌握更多的团队配合
             技法,继而实现其技术素养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双向完善。
                 (3)对学生荣誉感的塑造

                 人之所以拥有崇高的道德,就是因为人的心中有着荣辱分明的判断标准,都
             渴望通过自己的行为来获得无上的荣耀。大学体育教师要在教学中将培养学生的
             荣誉感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看待,无论在日常练习、阶段性考核还是具有一定规
             模的比赛中都要培养学生的“仪式感”意识,对成绩优异、进步较大或有着其他

             突出表现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表彰和必要的奖励,让他们能够切实感受到运动以及
             自身的努力拼搏所带来的荣誉感、成就感和满足感,进而增强他们继续奋进、不
             断超越的精神动力。



                                                                                 ·131·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