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9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139
第三章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
断增加,传统的教学模式陷入“有心无力”的窘境。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很多大
学体育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没有真正树立起“课程思政”意识,对体育中所蕴含的
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缺乏基本的开发和利用;同时,这些教师对于体育也存
在着“唯线下主义”的片面认识,没有认识到微课教育在体育工作中的巨大应用
价值。这不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培养,而且会对专业教学成果的扩大带
来反作用。
(一)微课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微课与其他行业相互融合时展现出独特的优势,有的甚至还成为其核心竞争
力。在教育方面,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微课的应用对体育教师提高教学效
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数字技术的动态演示还能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实现思政教育目的。运用微课可拓宽学生的
接触面,丰富学习资源,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1. 依托微课教学实现课堂教学信息化
(1)授课方式的信息应用
在室内教学过程中,大学体育教师可在讲解体育理论知识或展示运动项目动
作要领时,利用微课教育平台的视频展示或为实景投影功能进行虚拟视觉教学;
而在室外教学课堂上,大学体育教师可通过便携设备还原上述内容的场景操作流
程,以此来对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学习提供更为精细、直观的指导。授课方式
的改变,能充分调动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热情,且微课也具有反复观看的优点,
学生可对自己掌握不好的要领进行多次观看,从而提高自身的体育综合能力。
(2)教学管理方式的信息应用
针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日常训练、考核成绩的管理也是大学体育教师的重要工
作内容。对于这些工作的开展,大学体育教师同样可借助微课教育平台附带的数
据整合功能来进行,将学生的各项体育条件和考核成绩以数据的形式导入平台或
软件的数据库中,利用大数据技术完成对各项信息的可视化整合。这与传统统计
方法相比既节约了时间,也使统计结果更准确,方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及时
调整教学方案,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2. 依托微课教学实现教学内容多元化
(1)融入多角度体育知识和技能教学
对于很多体育项目来说,其中的知识和技能既有固定的“硬性内容”,也有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