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5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135

第三章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


             强了学生的思想素养,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其认识到体育锻炼的积
             极作用。“三全育人”能够让教师用实例来启发教学,教会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来
             看待学习过程,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锻炼需求,培养对体育的兴趣。

                 (三)“三全育人”理念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开展存在的问题
                 教师是全面提高课程思政开展的关键。大学体育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促进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开展。但是现如今“三全教育”理念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
             开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 人的方面
                 (1)教师的教育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大学体育教师的教育理念不断得到学习提升,并取得了
             许多创新的教育改革成果。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教学习惯,大多数课程仍以教

             授体育技能为主,而忽视了体育中蕴含的德育因素。全面推进体育与课程政策的
             融合与发展,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导向,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和学习欲望,是
             今后应进一步落实的一个重要方面。
                 (2)学生的认识层次

                 一门课程的质量取决于教授的教师,但更为重要的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体育
             课一直是从小学到大学的必修课程,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将体育课中所教授的运动
             意识、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付诸实践。然而许多学生和家长对文化课成绩更加注
             重,对体育的文化价值和其他意义并不感兴趣,这是影响体育教育功能的一个重

             要因素。
                 2. 课的方面
                 (1)课程教学内容
                 无论是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还是各种运动的研究,大多数体育学校,无论

             是专业的课程还是公共课程,都是以传授理论基础知识为主,以排球学校为例,
             内容主要是身体素质锻炼、基本传球和垫球技术、战术配合等。和具体的理想、
             信仰、情感、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明显缺失。如果在排球理论教学中,主要以
             中国乃至世界的排球发展史为节点进行介绍,对中国女排精神和中国历史进行深

             入分析,势必会使教学对学生更有吸引力,更有利于教学。
                 (2)课程教学方法
                 在体育课上,教师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工具来帮助学生发现和获得知识和技



                                                                                 ·125·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