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0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130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目前已有很多高校进行了较好的尝试,如南京中医药大学,通过在医学课程上讲
述教学遗体背后的故事,引导学生敬畏生命,努力学习,用优异成绩回报社会;
通过在药学课上讲解各种中药相关的典籍和故事,引导学生发现中华传统文化之
美,培养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就体育课程而言,当前各高校都要求
教师在课程大纲和教学内容上体现和实施思政育人,体育课程教师围绕课程思政
要求充分发掘育人因素,积累了丰富经验,充分表明体育课程思政育人实践是现
实可行性的。
(二)大学体育课程中思政育人的理论结构
体育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因素,新时代推动建设课程思政体系,需要对
其进行挖掘整理,概括形成体育课程思政育人理论结构。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相
关原理,可以从生命、人格、社会政治和民族文化 4 个层面挖掘整理。
1. 体育课程思政育人中的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就是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命,树立珍惜生命、敬重他人、感恩生活
的价值观。体育课程是进行生命教育的典型课程。体育课程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体
育项目、开展体育活动,引导学生感受生命力量,让学生感悟到人的生命体——
身体,其不同部位有着不同的功能,相互联系形成整体,通过特定运动,可以爆
发出生命能量,适应和改造世界。生命是强大的,人的身体可以自我修复、自我
调整,同时生命又是脆弱的,必须尊重自然发展规律才能健康成长。人类应该努
力珍惜自然,保持敬畏和感恩之心,珍惜国家、社会和家庭的培养,努力实现人
生价值和报效国家。总之,生命教育是体育课程中的基础内容,也是体育课程思
政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体育课程思政育人中的人格教育
人格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概念,是关于人的气质和性格的理论。受先天遗传
和后天环境影响,人与人在人格表现上有很大差异,但健康的人格显示出共同特
征,主要包括独立自主的品格、积极向上的心态、挑战和抗挫的意志等内容。塑
造学生健康人格是体育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通过体育实践活动创设体验情境,
可以帮助学生感受自我,塑造健康人格。在独立自主的品格方面,体育课程可以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通过完成特定的体育任务,帮助学生克服依赖的习惯,
养成独立和自信的品格;在积极向上的心态方面,体育课程可以通过组织体育活
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潜能,在独立和自信的基础上热爱运动、热爱生活,主动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