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1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131
第三章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
融入环境和团队。在挑战和抗挫的意志方面,体育课程可以通过体育竞赛激发学
生竞争意识,挖掘自我潜能,勇敢挑战和突破,并且能够承受失败,保持坚强意
志,树立正确认识,积极总结失败经验,重新开始。
3. 体育课程思政育人中的社会与政治教育
课程思政的核心是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和融入社会与政治生活,体育课程中
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与政治教育素材,如法治教育。法治的核心是规范,规范是在
特定规则的基础上建设而成。体育课程教师可以在日常讲解和执行体育规定的同
时,教育学生规则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规则和国家法治,
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个性的差异与规则的一致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提高学生的法
治素养。团队精神也是体育课程社会与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体育课程教师可以
通过体育竞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任何项目成功的背后,是一个团队精心合作
的结果,无论是赛事裁判,还是指导教练,或者后勤人员,甚至赛事中的对手,
他们的决定和行为都对最终结果产生影响,因此一名优秀的选手必须把集体利益
放在核心位置,必须把个人的“小我”融入团队协作中,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4. 体育课程思政育人中的民族文化和爱国教育
民族文化和爱国教育是思政育人中的高层次内容,它要求课程教师必须拥有
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爱国情怀,以此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体育课程中有
良好的民族文化和爱国教育题材。就民族文化而言,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
厚,民族体育项目种类繁多且百花齐放。体育课程教师可以在课程中对学生讲解
各种传统体育项目(如武术)及其与现代体育项目的渊源,增进学生对项目背后
民族文化的了解,进一步引导学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而对于爱国主义的
教育更是如此,体育强则国家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课程教师可以通过生活案例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中国体育事业繁荣发展的背后,不仅是中国人民体质和精神
风貌的变迁,更是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写照。例如,通过女排故事的讲解树立
学生浓厚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奋斗与国家和时代命运紧密联系,借
此激励学生树爱国情、立报国志、建强国业。
(三)高校保障和强化体育课程思政育人的落实机制
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一项重要教育教学理念,其贯彻落实不仅需要国家层面
进行重视和部署,更需要学校层面建立保障机制,确保体育课程思政育人常态化、
长效化发挥功效。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