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3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133

第三章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


             果。当前在现实教学中,部分体育课程教师在授课内容中思政育人展现不够。部
             分体育课程教师就体育教体育,就活动带活动,没能有效创设教学情境带动学生
             深入体验课程思政,教师上课轻松,学生学得简单,但育人成效不足。新时代体

             育课程教师转变授课内容应打破常规、与时俱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课
             堂授课内容方面,体育课程教师应立足教学大纲和教案精心组织授课内容,紧密
             融入思政育人因素,确保有思政可讲;二是课堂授课方式方面,体育课程教师应
             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授课方式,推动隐性育人向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方式转变。

             凡是符合社会主义主旋律等积极健康价值的授课内容,不仅要隐晦地引导学生、
             感染学生,更要旗帜鲜明、开门见山、理直气壮地灌输给学生,推动课程思政从
             “幕后”走向“前台”。
                 4. 完善教学评价制度

                 体育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的发挥,完善教学评价制度是重要抓手。教学评价是
             考核与改进教师授课质量的重要手段,完善教学评价制度是确保体育课程贯彻思
             政育人的有力保障。当前部分高校的教学评价指标中,更多关注的是教学的知识
             内容和知识评价,对价值内容和德育评价制定的不够完善,也难以落地见效。部

             分学校将德育评价视为“务虚”,虽有考核指标,但是难以分出差别,对教师的
             授课导向作用不够。新时代完善教学评价制度应充分考虑课程思政的体系化和可
             操作化建设,一是加强体育课程评价中的价值导向审核,对体育课程涉及政治、
             伦理等价值导向的内容进行审核评价,对违反主流价值的课程内容实行一票否决;

             二是重视学生反馈评价建设,在学生课程评价体系中发展更多育人实效的评价指
             标,倒逼体育课程教师重视课程思政建设,重视体育课程思政育人实效;三是完
             善监督和考评措施,在体育课程督导督学、课程大纲与教案审核等过程中,在党
             政管理、专业评教队伍中更多引入思政力量,对课程内容与课程思政的融入情况

             进行指导、监督和考评,确保体育课程在真正意义上贯彻课程思政理念,发挥立
             德育人实效。

                 二、“三全育人”理念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是实施“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实行德育教育的一项重
             要工作。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开展,能够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顺利发展和大学生
             全面发展,也能够全面落实大学体育课程“三全育人”的教学理念。大学体育课



                                                                                 ·123·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