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8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138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例如,轮滑队训练和竞赛为主的休闲体育学位单排轮滑课程,不仅实现了学校为
            社会创造平台的理念,而且促进了竞争和学习实践。
                4. 教学评价

                体育教学评价主要评估学生的学校表现和教师的教育质量。在原有的评价方
            法基础上,激发评价者和评价者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课程改进。思想
            政治评价也是课程的思想政治建设和实施的重要工作。
                (1)学生学业成绩评价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要不断适应社会对职业运动员的需求,充分融合体育的教
            育功能,让学生在准确、公正、科学的考核基础上跃跃欲试。近年来,高校在德
            育、体育培训、基础功能评估等方面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在考核方法上,考核方
            式为班级考核与班级考核相结合,知识技能考核与分类、课外活动、体育活动、

            社会研究等结果相结合。评估应该很简单。即评价指标由分数决定。例如,对出
            席的人员应该由出席和着装要求同等决定。科学评价的量化指标要实时运用到自
            评环节的内容中,贴近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使课程思政有实质的作用。
                (2)教师教学质量评价

                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面,学校成立学校课程思想政治领导小组,建立质量
            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职称评价等为课程理想化、政治化实施奠定了基础。该考
            核方法也已添加到体育教师最终评估的索引系统中。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教师在
            选择教学方法时设定教学目标,了解课程内容,并注意课程思政是否应用,从而

            提高师生的重视程度。
                总之,在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开展中,进行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变革对
            于提升最终教育效果、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凡的实践价值。通过推进大学体
            育课程思政开展,培养学生的耐心和克服困难的决心,以及奋发图强的精神。在

            “三全育人”理念下开展大学体育课程思政,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
            时还能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丰富学生的身心发展。

                三、体育教学中微课策略及课程思政的实践


                高等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输送高级人才的任务,最应体现出教
            育内容的全面性和渠道多维性。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定义不断丰富,道德素
            养和社会价值观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元素;与此同时,随着教育信息的不



            ·128·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