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1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171
第三章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
思想道德和综合素质进行培养,让其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在社会主义建
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 教育职能的一致性
习近平总书记对课程思政的发展问题给予了较高的关注,特别是 2018 年全
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文化知识教育之中,将其他学科中所
包含的思想政治元素深刻地发掘,将教育全面的发展执行下去。思想政治课程是
高等院校教育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不同教育课本中所包含的思想政治内容存在明
显的差异,学生需要对思想政治知识有正确的认知,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思政在
教育方向上所具备的教育功能相同,主要是教育执行中需要严格把控好政治发展
方向。高等院校管理者需要对学校各个学科进行系统分析,保证在教育开展过程
中学科之间能有效配合。同时,各个学科相互配合时,保证课程体系发展进步。
充分考虑学科之间的兼容性,让各个学科教育中所具备的内在联系充分展示出来,
让大学生的思想和道德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二)课程思政理念下的柔力球课程教学现状
1. 学生认知度不足,参与度不高
近年来,柔力球这项体育运动逐渐被纳入大学体育教育中,所使用的器材主
要为特定的拍子。拍子由拍柄和拍框组成,能将球向外抛出。柔力球运动可以两
个人共同运动,也可以个人单独练习。但学生对柔力球运动的认知不足,学生获
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教师的讲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在教师对学生讲述柔力
球知识的过程中,有些教师仅是将专业知识传递给学生,并不能将柔力球运动中
所包含的思想政治观点传递给学生。虽然有的教师在教育开展的过程中会穿插部
分的思想政治元素,但是没有经过专业的课程设计,会造成教育内容出现生硬的
情况,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得到很好的激发,导致学生在体育课程开展中所具备
的参与度不高,学习不能取得应有的教育效果。
2. 柔力球教学体系不完善
高等院校开展柔力球教学,需要明确教学内容和要求,制订教学计划,选择
合适的教学方法。但很多院校并没有对上述内容给予关注,使思想政治元素与柔
力球教学相结合的理念无法得到发展。在开展柔力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柔力
球运动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传递给学生,但教师和学生无法进行有效的交
流,导致这门课程的教学无法获得应有的效果。此外,各个高等院校所使用的教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