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8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188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心理、道德、精神等方面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有其促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提升。
体育运动一大优势,就是能够面对面交往与接触,在运动中相互协作、联系,
大学生在处理运动中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关系时,能够获得自我满足感,同
时团队间的情绪相互感染,又能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通过相互鼓励帮助,成员
的自信心增加,团队凝聚力不断提升。在获得友谊的基础上,大学生之间通过体
育运动加深了解,增强了交往意识。
促进人全面自由的发展是体育的目的,也是体育本身多样化的特征,在进行
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既学习了团队的共性,又不断发挥自己的个性,大学生为了
追求体育“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便会不断提升自我,对自己的外形、精
神都是不断创造和更新,使自己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正是体育所带来的这一系
列优势,鼓励大学生自信勇敢的进行社会交往活动。
面对当前大学生社会交往的现状,首要问题就是改变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首
先需要增强主动参与社会交往活动的意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社会
交往是主观性的活动,由于国人传统的性格、做事方式,使得面对社交活动一直
缺乏热情,久而久之对社会交往活动逐渐产生了恐惧感,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自
身的努力,体育作为一种媒介,可以将直接社交的恐惧感转化到参与活动之中,
有效的促进大学生参与社会交往活动。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最主要的生活场所,对于大学生参与社会交往活动有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丰富的校园生活对于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交往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学校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有助于不同的学生投入其中,在体育运动中
找到共鸣,结交友谊,展示自己,帮助参与社会交往活动。同时,体育运动也会
缓解释放压力,找到自己闪光点,学到新的知识,拓宽眼界。学校鼓励开展体育
运动,是提升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方式。
社会的价值取向每时每刻影响着大学生,社会对于体育运动的看法直接约束、
调节和导向着大学生的选择。在培养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时候,要充分发挥社
会的作用,营造和谐,文明,积极进取的社会风气。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观念,
推动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社会一直忽视体育对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影响。
因此,社会应该加强对于体育的认可,呼吁参与体育运动,只有形成良好的社会
环境,才能最大限度激发体育运动对于社会交往的积极性。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