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2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192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解能上一个台阶,通过体育实践和心理体验,形成体育意识,养成自觉锻炼身体
的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在成长时期,体育意识的培养则应强化人们已
经形成的体育意识。
第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现代社会所需要
的人才在身体方面,不仅要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要
充分利用体育这一独特的教育形式,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
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顽强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质及坚强的意志,发展他
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要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自尊、
自爱、自信,以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全面发展。
第五,建议大学生每周抽出四天左右进行体育锻炼,其中锻炼时间间隔不宜
超过三天。每天进行大概半个小时的一些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当然运动的时间
还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适当加减。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
健康体育锻炼的效果,形成固定的体育健康生活方式。总之,大学生都要认真对
待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合理的体育健康生活方式,为以后为社会做出贡献打下
坚实的身体基础。多年的学校体育教学实践证明:体育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学到某
种运动技术,同时也能发展其身体素质。例如,中长跑对学生心肺功能的发展;
短距离折返跑对学生速度和灵敏性的发展;球类运动和健美操对学生柔韧协调性
的发展等。在此之上,学校体育还需引进终身体育教育的思想,运用终身体育教
育理论和方法,激发每个学生的体育兴趣,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
力,使学生走向社会后不仅有一个强健的体魄,而且能够养成自觉锻炼的意识,
学会自我评价身心健康和自我调节锻炼,以保证适应现代的生产方式和快节奏的
工作、生活方式。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