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41
第一章 体教融合策略与发展
融合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
最后,实效化推进路径新。合理规划、有效利用课堂资源,优化学籍、课程、
反馈、评估、成果汇编等环节设置,完善信息化评价手段,强化高校体教融合的
过程评价、形成评价、效应评价,探索将“微证书”颁发作为培训效果提升的一
种有力补充,实现课堂效果评价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围绕网络培训、信息共享的
建设目标,建设高端师资库、精品课程库、实践基地库。借鉴教育领域成熟经验
和最新成果,探索 PPT 制作、行动学习、翻转课堂等混合式培训,打造“五个一”
工作模式,使体教融合的课程设置更及时、更便捷、更全面。
体教融合再部署,旨在改变既有的体教“两张皮”分化分离状态,探索全流
程、全系统、全课程、全学科的渗流与整合,推动体育与教育的齐头并进,实现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三、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教学问题与对策
2020 年秋季,全面深化体教融合的决议在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的共同推
动下正式进入落实阶段,高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在先进理念的指引下不断实现新的
创新、突破。体教融合理念的推行是为了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磨练他们
的意志,使他们在身体上和心理上都能发展成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与中小学
生相比,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加强健,参加体育锻炼的外部条件更加优良,深度
改革大学体育教学工作对学生健康理念、终身运动理念的形成很有帮助。近年来,
高校开展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步伐从未停止,但收效甚微。若要有效提升大学体
育教学质量,学校必须从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优化评
价机制、拓展师资力量五个角度入手,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地落实体教融合思想。
(一)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 高校对体育教育理念理解的不到位
对于大学体育教学工作,教育部门曾出台了专门的指导文件,文件规定,在
高等教育阶段,学生需要了解一些简单的体育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一些难度较小、
实用性强的动作技能,让学生在业余时间能主动地进行简单而高效的体育锻炼。
另外,学生最少学会两项系统、专业的体育运动项目,并能在生活中灵活自主地
与同伴进行这项运动。如此一来,学生在工作学习中能形成积极、科学的锻炼习
惯,能主动通过体育运动缓解内心的压力、增强自身的体质。如今,很多高校学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