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42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生并未达到以上标准。究其根本,这与高校的体育教学理念有很大的关系。
现如今,很多大学体育教师对现代化的体育教学理念缺乏正确的理解,他们
在实际教学中很容易出现极端化倾向。有些体育教师过度重视技能的训练,在课
堂上,他们会给学生安排大量的训练任务,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的疲惫辛苦远远
大于快乐满足。久而久之,体育课就逐渐成为学生的心理负担。而有的体育教师
遵行“快乐体育”理念,他们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过多的自由活动时间,让学生
随心所欲地玩耍嬉戏,这不利于学生体育知识的完善和体育素养的提升。要想提
升体育教学的合理性、高效性,大学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务必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向着科学性和先进性发展。
2. 高校的体育教育内容缺乏新意
在组织体育教学工作之前,教师通常会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特点,
对课堂教学所应达到的效果进行预设,也就是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决定着课
堂的行进方向和开展模式,而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目标所必须经历的重要一环,
科学、有趣的教学内容能带领学生快速、高质地完成教学目标。然而,现阶段高
校的体育教学内容有许多有待改进的方面。一方面,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缺乏新
意,大多以乒乓球、广播体操、羽毛球等传统运动项目为主,这些运动项目一般
都是中小学体育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另外各个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往往千篇一律,
没有突出自身的鲜明特色。由于教学内容的同质化,学生很难在体育课上收获大
幅度的进步。另一方面,在很多高校中,体育课大多以技能讲解、技能训练为主,
学生很少有机会了解体育理论知识。对于高校学生而言,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技
能对他们未来的健康发展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理论知识能帮助学生掌握体育运
动的结构、方法,帮助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体育运动的价值。高校应重视以上
问题,在详细分析国家政策文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创新、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3. 体育教学模式缺乏多样性,没有凸显大学生的特色
在过去,体育课是围绕着“热身运动—正式训练—教师点评”这个模式进行
的。教师先把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告知学生,之后让学生做一些热身运动,让
学生伸展手臂,扭动膝盖等,避免学生在正式运动中因身体僵硬而受伤。之后,
正式进入课堂的关键阶段,教师通过语言讲解、图文分析、动作示范等一系列手
段,让学生对新的动作技能有详细的了解,之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由训练,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