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39
第一章 体教融合策略与发展
色、时尚元素融入课程开发。
最后,创设主题情境,激发练习兴趣。重视“以人为本”的过程评价,强化
大学生体育过程性评价指标,解释训练是如何运转相互联系、如何发生发展和变
化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持续增强大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与能力,从总体层
面上让大学生的学习素质得到强化。在引导大学生循序渐进学习的前提下,让他
们更好地学会阐述与表达、掌握交流沟通技巧、增强解决问题能力,使其敢于承
担自身的社会责任。
3. 创新资源会通育人模式
(1)在“合”字上下足功夫
首先,充分认识“融合聚合统合”理念在“以体育人”领域的重要意义,突
出资源整合。依托高校、社区体育场馆、运动场所、训练场地,既要向高校普通
大学生、体育特长生等日常开放训练,也要定期向社会、社区、居民、群众分时
段开放;既要注重田径、球类、举重、游泳等专业化、竞技性的比赛设施使用与
训练,也要推进健美操、气排球、体育舞蹈等健身性、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发展;
既要开发利用场地、设施等硬件,也要引导设置教练员、指导员、体育教师等人
员,还要定期开展知识讲座、技能提升等活动;既要完善资源开发的力度、广度、
效度,也要做好资源利用的技防、人防、物防,确保体育运动和健身行为的科学、
合理、安全开展,切实做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有效构建高校覆盖全面、重点突
出、特色鲜明的育人新路径。
其次,有效发挥体育教育部门、高等院校的优势,聚焦人员融合。高校部门
要依托师资力量,有效引导发挥体育教育部门的职能优势,加大政策解读力度,
提高信息互通水平,强化行政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高校教职人员的对口互动交
流,积极“请进来”。大学体育教职员工也要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调研、
参加活动等方式,收集来自基层一线的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经验做法,认真“走出
去”。同时,要围绕拓展体育渠道、丰富运动资源,推动学习实效转换为工作实绩。
最后,切实增强资源整合策略路径,强化赛事聚合。在赛事聚合策略上,针
对不同参赛大学生的个性化心理问题,按照“基础、强化、提升”3 个目标,采取“鼓
励、引导、帮助”3 种策略,实施分层、分类、分步、分情况的教学训练策略,
整合各类型、各层级的运动赛事,打造规范化的高校运动赛事包指南体系。同时,
要采取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的原则,做好赛事前后参赛大学生的心理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