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43
第一章 体教融合策略与发展
教师在训练场上来回走动,适时地纠正辅导学生。在下课前 10min,教师会通过
吹口哨命令学生集合,对全班学生整节课的综合表现进行简单的评价,偶尔会有
针对性地评价个别学生的表现。
这种课堂模式是我国广大中小学乃至高校惯用的体育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
式自“体教结合”以来沿用了很多年。一开始,这种教学模式为体育教学的规范
化展开提供了科学的思路,然而现如今人们发现,这种单一、机械的教学模式限
制了学生的主动性,限制了师生间灵活自由地沟通。现阶段,高校要积极探索符
合现代化教学理念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若要有效改进现阶段的教学质量,体育
教学模式应满足四点要求,一是让学生有融入课堂的兴致,二是让师生可以自由、
灵活地互动,三是让学生的价值观、情感态度得到正确的引领,四是充分利用课
堂的每一分钟。
4. 高校尚未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体育评价模式
现如今,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学期尾声的期末考核成绩依然是评价学生整个
学期学习表现的唯一参考依据。在学习评价中,教师依然掌握着不可撼动的主动
权,学生在评价活动中几乎没有任何权利。另外,学校组织的评价活动更多的是
判断学生一个时期的学习表现,而不是让学生在科学的反馈中增强学习动力,明
确接下来的努力方向。
(二)体教融合下大学体育改革策略
1. 落实以健康为主的体育教学理念,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在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时,高校要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核心目的,建设贯穿各
学段的体育教学体系,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任务、心理特点、业余时间等制
定立体化的培养模式。一方面,学校需要深入透彻地研究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文
件,理清各类文件中有关大学体育教学的描述,找准体育教学改革的着力点,有
理有据、有条不紊地整顿现阶段的体育教学工作,持续稳定地改善体育教学质量。
另一方面,学校要为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学校要购置专业的体育训练
设备,完善体育器材管理制度,开放学校内的操场、篮球场、足球场等,让学生
能依据自身的喜好选择合适的体育运动项目,满足自身的健身需求、娱乐需求。
此外,高校还有很多与体育运动有关的兴趣组织,定期组织体育活动,研究、学
习相关的体育项目。同时,高校还有专门的运动队,在校际的联谊赛中,运动队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