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48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大学学习的重心就是学习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理论和技能,专业课程最为重要,
            而其他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则相对不太重要,部分学生甚至不惜牺牲学习
            公共基础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的宝贵学习时间,课外去报考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和

            职称资格证书(这种现象在商科类学生和家长中极其普遍)。慢慢地,在很多大
            学的人才培养中,逐渐出现了育人与育才相分离的趋势,甚至出现了只育才不育

            人的现象。
                为了引导高等教育尽快回归本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
            就高等教育问题做了专门指示,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事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
            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把思想

            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为此,党和国家在高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方面先后
            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2017 年 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

            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同月,为了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号
            召,教育部发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了十大育
            人体系;2019 年 8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进一步印发了《关于深
            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在此背景下,2020 年 4 月,

            教育部等 8 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此
            外,为了从制度设计层面破解大学重科研轻教学、重育才轻育人等问题,中共中

            央、国务院还于 2020 年 10 月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在实践层面,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指示,从
            2014 年起上海市在教育部指导下率先开展了“课程思政”试点工作。2017 年,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后,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了从“思政课程”到“课

            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取得了显
            著成效。在总结上海地区高校课程思政试点经验和其他地区高校课程思政实践经

            验的基础上,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相关文件要
            求,2020 年 5 月,教育部专门出台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育工作进行全方位、系统化设计和部署。《高等学校课程思
            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颁布,为全国高校开展课程思政育人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南,

            不仅掀起了全国高校开展思政育人的浪潮,也激起了全国教育工作者思政育人的
            研究热潮。



            ·38·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