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37

第一章  体教融合策略与发展


             也要切实履行体育政策制定、落实、更新、废止等方面的职责,整合协同发展、
             多元治理与体教融合的策略要求。
                 另一方面,在协同治理形式上,高校要着力差异化路径,开展项目化运作。

             体教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而要循序渐进、
             有的放矢、稳中有进。既要发挥体育和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的指导督导作用,通
             过化解难度系数大的协同项目,增强协同治理的有效性,也要强化高校的主体作
             用,通过创新水平高的项目,提升体教融合的灵活度。此外,还要发挥市场、社

             会的作用,通过环节多项目的协作,充分释放综合功能和价值效用,助力体育加
             教育产生“1+1 > 2”的效果。
                 (2)强化机制协同,提升育人效果
                 第一,高起点部署。高校要通过多元化、特色化的体教融合阵地建设,推动

             体育教师与大学生知识技能、理论水平的全面提升。牢牢把握“融合发展”站位,
             发挥“高校校长,家庭家长”作用,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制定学期计
             划和学习配档表,有的放矢、与时俱进地开展学习培训,全面提升高校素质教育
             的引擎动能。第二,高标准推进。实施体教融合全链条管理,打通“学前、学中、

             学后”各个环节,精准组织学员、精心选择课题、精细设置课程,确保主讲者事
             先有准备,听课人学习有收获。注重示范引领,大力营造“事争一流、唯旗是夺”
             的浓厚氛围,推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第三,高质量参与。充
             分发挥高等院校主体作用,明确主体责任,按照“先易后难”原则,循序渐进地

             推进。打破行政壁垒,强化专业督导,用好专项经费、管好量化积分、承接高校
             溢出效应,使二者融得深入、结合紧密。通过正向激励提升体育教师的积极性,
             强化绩效考核倒逼提质增效,形成价值链、创新链、动力链,瓦解内阻力、中梗
             阻,统筹安排各种推进事项,完整建立议事决策和联席办公机制,切实提升体教

             融合工作开展的水平和层次。
                 2. 优化体教融合教学体系
                 (1)围绕“教会”搭建高效课堂
                 首先,游戏生辉,教学相长。大学体育教师应充分认识并运用游戏辅助价值,

             设计糅合游戏活动,打开大学生心扉,让大学生释放运动天性和锻炼热情。根据
             体教融合目标要求,在分析大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依托育人育体双向模块,
             设计“勇者大闯关”等各类型的游戏活动,确保主线游戏活动标识化。其次,情



                                                                                  ·27·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