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6 - 食品安全与包装检测研究
P. 106
食品安全与包装检测研究
Research on Food Safety and Packaging Testing
金属元素,影响生活质量。基于此,在新时期下应重点关注食品添加剂重金属超
标问题。
(二)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元素前处理
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为保障待测重金属元素能够全部提取出来,便于开展
检测活动,应当先进行样品前处理。根据待测样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选择合适的
操作方法,目的是进一步降低损失、减少误差的出现。
1. 湿法消解
通常情况下,对食品添加剂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前处理,可采用湿法消解方
法,其是将样品与酸、碱溶液等进行混合,然后利用加热板实施赶酸处理。待剩
余少量样本,经冷却后可进行定容检测。该方法在运用过程中具有程序复杂、污
染隐患较大等特点,对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过近年来该方法得到优化和改
进,强调利用聚四氟乙烯材质的消解罐替代传统容器,并引进自动控温电热板开
展消解赶酸工序,对大米等食品中的重金属元素检测可提供良好基础,有利于检
测出铅元素、镉元素等,并且回收率相对较高。但在处理中样品基底容易被影响
的情况,各个待测元素之间存在共存干扰,对检测试验的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此需要进一步开展样品萃取和纯化。例如,在测定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中的铅
元素时,相关人员可在定容后的样本中加入适量的萃取剂及络合剂,从而能够消
除共存元素的干扰。该方法适用于在高温下易挥发重金属元素的前处理,但如果
对时间要求较短、大批量检测需求等,则该方法不适用。
2. 干法灰化处理
针对食品添加剂中的重金属元素实施前处理,可采用灰化处理,其相对于湿
式消解法而言,属于干法处理措施。该方法是我国当前重金属检测前处理的推荐
方法之一,符合国家相关检测标准要求。在具体操作中,相关人员需先将样本进
行加热,当其呈现灰化状做冷却处置,再开展定容检测。传统的灰化处理存在比
较明显的弊端,如操作方法复杂繁多,耗费时间相对较长,并且可能会导致重金
属元素出现遗失等问题,同时传统灰化处理的效果相比于湿法较差。为优化这一
方法,当前可在样本中润湿,加入适当量的酸性溶液,然后进行蒸干操作,有效
地提高了处理效果,为提高检测准确度提供良好条件,对其处理过程进行优化,
引入一次完成样品炭化和灰化的方法。如对样品进行浸湿处理,然后直接放置到
马弗炉中开展消解。取出样品后加入适当体积的酸溶液,借助电热板实施蒸干,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