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食品安全与包装检测研究
P. 45
第二章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及建议
有害物质附着到产品上被消费者摄入。尤其是在高温环境下,塑料包装中的酸类
物质就会析出,经过医学研究表明其甚或会导致服用者患癌。尽管近几年食品生
产行业开始逐渐使用绿色的包装技术,但是由于代价高昂往往就会将成本转嫁给
消费者。这样一来该产品在市场中就处于劣势地位,往往销量会受到严重的打击。
因此,大部分食品加工企业不愿意使用新技术,也导致污染问题进一步加剧。
(二)食品化学物质检验的方法
1. 气相分析法
目前业界应用最广泛的要数气相色谱法,由于这种技术的分离程度较为明显,
因此检验的结果往往更趋近真实。不仅在食品检验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在
化工、临床医学中均有着不俗的表现。但是,由于色谱法需要根据已整理好的谱
峰进行对比确定,因此对于许多未知的成分难以真正地鉴别。不过从应用现状来
看,气相分析法能够准确地检验出添加剂以及农产品中的化学成分,从而给加工
与原材料的采购提供数据支撑。首先,将产品中的活性较差的气体加入色谱柱中。
根据物理原理气体在通过的过程中,由于分子的结构和质量不同,因此速率也呈
现出较大的差异,借此可以实现对气体的分离。其次,对样品进行检测并根据色
谱对比确定成分内容。最后,对有害的成分进行剔出或者对超额使用的添加剂进
行合理的控制。
2. 液相分析法
在食品中若是存在着复杂的化合物组成,气相分析法就难以起到有效的分离
作用。而液相色谱法则能够同时对多种成分进行检验,从而简化了分离过程给检
验人员减轻了劳动负担。不过这种方法的使用对于色谱仪、冲洗装置等设备有着
较高的要求,因此普及程度相对不足。在食品的化学污染成分中,化合物所表现
出来的亲水性和溶水性不尽相同,因此能够借助这种方法将它们进行分离。首先,
利用植物色素与碳酸钙进行混合,从而使不同的组分经过后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区
间,并以此来判定组分。其次,借助于事先准备好的液流系统,来加快化合物的
分离。最后,将各成分的颜色进行统计整理与检测器的结果相比对,准确地得出
各项成分的性质与成分。
(三)化学检验的要点控制
1. 科学合理的抽样
通常而言,为了减少检验的成本和工作负担,业界主要以抽样调查的方式来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