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 - 食品安全与包装检测研究
P. 49
第二章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及建议
要保持在 60℃~ 70℃,此时洗涤效果比较好。第四,如用洗涤剂处理后仍发现
有乳垢,则必须用弱酸或六偏磷酸钠等处理。第五,注意防止消毒后污染,如消
毒后超过 24h 后再用,应在使用前进行消毒。
(三)基于污染的食品加工安全检验优化对策
1. 加强对食品污染重视,引入污染控制技术
为了更好地落实食品加工安全检验工作,确保食品安全,建议加大对食品加
工环节的控制力度,重点关注食品加工的污染情况,通过控制食品加工污染提升
食品安全水平。在实际落实过程中,要始终将环保作为食品加工的核心理念,从
环境保护角度出发,提倡小作坊、小型加工企业引入绿色加工技术,构建资源节
约型食品加工生产方式,增强食品加工的污染控制力度。同时要灵活运用污染控
制技术,结合先进技术优化加工生产工艺,从污染治理、降低排放两个角度出发,
调整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加工设备、加工工艺、环境控制流程等,形成新型环保加
工生产模式。建议从加工污染控制角度出发,结合不同的食品加工需求,考虑食
品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污染情况。例如,在腌制类产品的加工中,分析腌制工
艺中是否会产生有害物质,分析有害物质的影响因素、诱发原因,以此为依据调
整工艺;分析食品腌制材料,评估材料是否存在污染,评估腌制调料、清水、温
度变化的影响,及时发现其中的污染隐患,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2. 加强食品供应链管理,搭建安全追溯制度
现阶段,食品安全检验中缺乏完善的溯源制度,建议从食品加工的供应链角
度入手,建立健全的安全溯源制度,有针对性地追回问题食品,加强追责到粗加
工、深加工、原材料的各个环节,让各个环节人员与单位分摊责任,充分发挥食
品安全检验效用。建议利用信息技术搭建食品信息资料库,通过条形码、二维码、
物流跟踪定位技术等识别食品信息,为每种食品建立身份信息。一旦发现食品安
全问题,对同批次食品召回的同时将安全问题的原因分解到各个环节,确保不遗
漏。这样既可以加强对食品加工供应链上各类问题的控制,也能够分摊食品加工
企业的压力。
3. 加快食品安全标准更新速度,搭建具备实效性的标准体系
安全标准是落实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加强污染控制的重要因素。根据近两年
食品加工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食品加工类型逐渐增多,不同的食品加工工
艺被运用到加工环节,原本的安全标准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因此,需要立足实际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