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7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P. 167

第六章  分层走班下的高中英语教学 ◣



             时有发生上课铃响了学生还没到位的情况发生,学生个别晚进教室也会非常影响
             课堂教学。
                 C 教师:课后管理难度增加,学生上完课就要回到自己的行政班,一方面,

             师生之间的交流大大减少,另一方面收取作业的难度也大大增加,教师和学生之
             间的熟悉感被陌生感取代了。

                 四、家长反馈


                 在分层教学期间,利用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采用访谈法对个别家长进行访谈
             以便了解家长的想法。通过总结,大多数家长对分层教学模式以及新课程改革的
             教学模式了解不多。家长对于分层走班的态度如下:
                 A 家长:对于分层走班的形式比较了解。但不论学校教学形式如何改革,还

             是比较在意学生的成绩能否提升,最终能考上重点大学与否。对于学生的兴趣也
             不了解。
                 B 家长:不太了解分层走班的形式。这种形式意义不大,形式大于内容,不
             会长久。学生学习兴趣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C 家长:对分层走班的形式很了解。对分层走班相应的教育改革很有信心,
             希望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看来,高中新课程改革还需要做出更多努力,
             普及课程改革的相关知识,以期得到更多家长的认可和支持。


                 五、分层走班教学的优势

                 高考制的改革对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从调查结果来看,分
             层走班教学在提升学生成绩和学生综合素质进步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第一,符合“因材施教”的原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学生在充分

             考虑自身情况而自己参与到了选课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学习暂时有
             困难的学生也增强了学习自信心,激发进一步的学习潜能。对于优等生来说,分
             层教学也大幅提升了学生每节课的知识含量,让优等生能够“吃饱”。
                 第二,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分层走班的学生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
             喜欢的教学方式,学生能从自己的实际能力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

             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第三,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除旧的行政班外,学生又同时属于教学班,



                                                                                 ·159·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