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8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P. 168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两个班级所需的管理班级的班委增多,尤其是 B 班的后进生提供机会参与到班
级管理中来,让更多的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找点成就感,有归属感,让学生在轻松
的氛围中保持乐观的情绪来学习,从而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锻炼学生的综合
素质。
第四,大面积提高了学生的成绩。在分层走班教学一学期以后,总结对比了
学生分层走班前后英语成绩的变化。发现优生率和及格率都有较大幅度增长。由
此看来,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使每位同学都能找到适
合自己学习水平的学习方式对学生成绩的提升有着积极意义,同时,学生成绩提
升以后,尝到学习的甜头,又反作用于平时学习,使得英语学习成为一个良性循
环的过程。学生的英语成绩在良性循环中则会越来越好。
第五,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这样的大前提下,教师如果不及时
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将无法满足社会要求培养个性化的全面型人才
的需求。无论新老教师,都要在实践中才能逐渐探索出更好的教学模式。而英语
分层走班教学正好给了教师们这种机会,使得新老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水
平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难度增大
由于每个学生的分层学科居于不同的层次,分布于不同的教室上课,行政班
的班主任很难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班主任有“抓不住学生”的感觉。“走班制”
的短期组合不利于任课教师熟悉学生,分层教学不便于任课教师辅导。在课后各
部门要共同合作,开动脑筋,做好分层教学后的学生管理工作。在实施英语课分
层教学后,对各班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的难度会有所加大。这点尤其表现在对 B
班的管理上,学困生纪律差,自制力不强。把这些学生集中在一起,课堂秩序怎
么维持,纪律如何保证?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绝不是朝夕可以
全部解决的。它需要全体任课教师、班导师、学生管理工作干部等各部门人员的
共同努力、协调配合。需要我们帮助学生逐渐地树立信心,培养他们对学习的积
极性,不断增强他们的纪律性。“走班制”使学生的活动频繁起来,经常化的来
去匆匆,使部分自控力不强的学生,在感到好奇的同时,平添了一份忙乱和心散,
很难找到那种心如止水的感觉。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