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4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P. 174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际试验或证明中学习”。在 17 世纪 40 年代,其形容词词性的 experiential 一词
            出现并被运用。
                将体验与教育、教学相提并论,旨在为学习者提供获取直接经验的最佳途径。

            在《体验教学研究》一书“教育学中的体验”这一部分的阐述中,辛继湘教授认
            为,教育学视野中的体验主要包含以下几层意思:体验本身是教育所要达到的目
            标;体验是教育过程的本质之一;体验是达到教育目标的方式和手段。由此看来,
            在教育领域中,体验既是目标、手段,更是贯穿教育教学整个过程。体验学习是

            体验教育、教学的重要方面,“学习”一词更侧重于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现实
            需求与期待考虑教育教学的全方位。
                “体验学习”一词翻译自 Experiential Learning 一词,亦有学者将其译作“体
            验式学习”或“体验性学习”。这里主要以体验学习专家大卫·库伯(David

            Kolb)的理论为指导,因此直接采用其著作译者的翻译——体验学习,这一译法
            被库伯理论的研究者们所普遍认可并运用。库伯在其著作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体验学习——让体验成
            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中提出体验学习理论模型,亦称体验学习圈,即将体

            验式学习的过程概括为具体体验(Concrete Experience)—反思观察(Reflective
            Observation)—抽象概括(Abstract Conceptualization)—主动应用(Active
            Experimentation)四个阶段。他认为,体验学习更适合采用可操作的定义。“学
            习是体验的转换并创造知识的过程”,而体验在这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其一为

            学习起点,即学习来自“对事件的具体经验”;其二为学习手段,即“一边积极
            体验一边反思观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抽象概念化”;其三为学习结果,即将
            抽象概念化的理论运用于现实情境以解决问题。学习者则在行为者、观察者、特
            定参与者、一般结论分析者等各类角色中不断转换。

                结合库伯的体验学习圈与现实教学情况,这里中所探讨的体验学习即指以具
            体体验为逻辑起点,以反思观察、抽象概括为手段,以主动应用为目的的螺旋上
            升式学习方式。在此学习中,学习者以新知与经验的碰撞为内在动力,从体验出
            发,通过观察、反思、总结、应用获得知识与技能。体验学习不同于其他学习方

            式之处在于,它将学生的学习由知识与能力的理性范畴扩展到情感与人格的感性
            范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引导学习方式凸显情境性、反思性、实践性,
            走向现代化。



            ·166·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