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6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P. 176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对学习者自我升华的目的与要求,即学习者对于知识或技能的学习并不是被动的,
            而是在教育者的引导下,通过亲历知识或技能的发生与发展而主动概括,从而得
            出结论。简言之,体验学习是让学习者个体思维、提炼、总结的学习。二则在于

            体验学习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新问题、新情况的包容。学习者因其个性差
            异在学习过程中因学情的变化,难免会产生超出教育者预设的新问题、新情况。
            教育者不仅不能拒绝学习者的生成,更应适时调整教学的相应目标、内容、过程
            等,引导学生顿悟并得出正确结论。这对教育者的知识与技能储备以及应变能力

            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体验学习的生成性兼顾对事物发生、发展逻辑的探索与思
            维方向的双重把握。
                4. 实践性
                常言道,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是认识的目的。换言之,实践在认识发生、发展的始终都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并
            产生重要影响。同样,体验学习的实践性贯穿于体验学习过程的始终,与其反思
            性共同构成体验学习不可或缺的关键性特征。这一实践性强调学习者主体在每
            个学习环节的亲历性。所谓“体验”,正是需要学习者亲身经历事物,通过身

            体、思维、情感三重体验,感知事物的发生与发展,以此获得领悟的前提与基
            础。与此同时,体验学习的实践性更强调学习者的学以致用。主动应用(Active
            Experimentation)环节为学习者提供了直接、明了的应用机会,旨在使学习者通
            过试验、实验或其他尝试等行动对前一环节所概括出的理论加以运用,在行动中

            检验理论的真理性。由此亦可说明,体验学习是以解决问题、学以致用为旨归的
            学习方式。
                5. 整体性
                由内在关系的部分所组成的体系构成一个整体。体验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均是

            这一学习过程整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具体体验为逻辑起点,经历反思观察、
            抽象概括,至主动应用完成体验学习的单轮活动,而后以前次主动应用为具体体
            验,再次开启新一轮体验学习活动,从而构成“立体”的体验学习。由此,体验
            学习的各个环节有序组织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结构体,构成学习过程整体。体验

            学习的整体性除包含学习过程的结构整体性之外,其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对“人的
            全面发展”的关注。体验学习的“体验”行为是全面的,是对认知—理性与情感—
            感性的兼顾,是对个体身体、思维、情感三方面的兼顾。这一学习方式企图通过



            ·168·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