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7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P. 177

第七章  高中英语文化意识培养 ◣



             刺激学习者的身心体验以实现其理性认知的升华,最终促进学习者的深度学习。
             总而言之,体验学习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
                 (三)体验学习的必要性

                 1. 个体生命发展的应然趋势
                 使人日臻完善是人类个体发展的目的之一,这便意味着“个体发展臻于整体
             性”。纵然这种“整体性”是一种理想状态,但个体生命整体性发展的追求过程
             成为个体价值实现的过程。当下的教育愈发强调人的生命,而教育教学的师生主

             体便是这所谓“生命”的基础。于学生而言,他们不是知识与技能的“接收器”,
             而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需求提出者”,将自身所需内容信号化,给予教师提
             醒。于教师而言,他们若成为知识与技能传递的“机器”,则终将在信息化社会
             被机器所替代,在基于生命发展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承载着育人希望与自我成长

             的双重追求。因此,教育教学必然改变原有的机械形式,学生在学习行为中需获
             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得生命发展主动权的空间,教师则需转变身份,成为
             引导者、促进者,为满足学生学习需要而不断提升自己。体验学习正是师生互动
             中教学相长的重要方式,其过程的生成性更是为师生的个体生命发展提供了广阔

             空间。
                 2. 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课程改革是基于某种观点对课程各要素的改造活动。传统接受式学习方式,
             以教师为教学中心、主体,以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为目标,以间接经验、显性知识

             为内容,以讲授法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学习结果为评价基础,“一心一意”实现
             预设,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引领,缺乏自我概括、总结、升
             华的技能,缺乏实际应用、解决真实问题的适应性等,成为缺乏情感体验的思辨
             机器。此轮课程改革在课程实施方面便意图改变传统接受学习、机械学习方式,

             提倡培养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使教师退居“二线”发挥引导作用,而学生则
             在实践的体验中学习,在质疑、调查、探究中学习。由此,现代学习方式强调主
             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问题性。正因对这五大现代学习方式特征的兼
             顾,体验学习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3. 满足社会需要的必要条件
                 社会是人与环境的关系总和,教育则是社会活动的重要方面。社会发展为人
             的发展提供了各类福利,与此同时,它对人提出个体发展的要求。从本质上来说,



                                                                                 ·169·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