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9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P. 179
第七章 高中英语文化意识培养 ◣
事物的感知为起点,从心理上对文化产生某种观念,随即将这一观念转化为外显
的文化行为,结合先前经验,最终主体本身领悟到这一观念,形成对这一观念的
深入认知。而体验学习的内涵则包括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与主动应用,
是对体验过程的分解,同时亦是对体验学习的完整性做出相应规定,要求学生完
成从体验、反思到归纳概括再到学以致用的学习过程。可见,文化意识与体验学
习是相互促进的。以体验学习培养文化意识,是对文化意识与体验学习二者内涵
的融合,即在具体体验中感知文化事物,在反思观察与抽象概括中形成文化观念,
在主动应用中将文化观念行为化、可视化,形成体验、反思、总结、检验的基于
体验学习的文化意识培养全过程。
(三)文化意识的文化性与体验学习的亲历性形成配合
意识本身是“无形”的,非可视的,依托物质为载体或符号而表现出来。
文化意识的培养依托于文化知识进行,但并不仅限于文化知识,更包括融入英语
学习全过程的优秀文化。知识有一定的客观性,但当知识被运用于各种不同的实
际情境中,便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文化角度被赋予了新的“文化性”解释。这
种“文化性”随着知识被运用的情境而随时变化,即知识所处情境的差异对知识
“文化性”的差异产生影响。文化意识的“无形”性与知识转型的“文化性”都
对英语学习中文化意识培养的过程与评价造成一定困难。而体验学习对个体身心
经历的强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文化意识在培养过程与评价方面的缺陷。体验
学习既能满足文化意识培养两方面内容的要求,亦能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为学生
创造无限的文化情境,真正实现文化意识培养的“知”“情”“意”“行”有机
统一。
第二节 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体验策略的问题
表征及原因分析
调查发现,在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具有一定的“文化意识培养”意识,
能够主动将文化意识培养融入英语课堂教学之中,如借助教科书中的文化材料讲
授文化知识、以文化性情景剧形式作为教学导入等。然而,在以体验学习为方式
的文化意识培养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效果,且其背
后有着根深蒂固的原因。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