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3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P. 183

第七章  高中英语文化意识培养 ◣



             开展体验活动,但学生的体验流于形式而未对此后的学习环节产生积极影响,譬
             如,Book 5 Unit 4 Making the News 这一单元的课文采用问答采访的形式呈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Making an Interview”的活动环节,学生只是在该环

             节体验了问答采访的形式而未对内容进行深入思考与设计。无论是活动内容与正
             式课堂内容的不相关或是活动形式胜于内容,具体体验的内容未与反思观察、抽
             象概括、主动应用过程有机衔接,这不仅影响当轮体验学习的效率,亦减少下一
             轮体验学习的经验基础积累。由此,如何将各类体验学习活动之间进行衔接成为

             文化意识培养体验学习的一大难点。
                 (五)文化意识培养的体验深度不够
                 文化意识培养体验学习的深度主要在于其过程中的反思性。反思性是体验学
             习的关键性特征之一,且培养学习者的反思观察能力是文化意识中文化敏感性培

             养的初级要求,然而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体验学习中却忽视了其反思
             性。从文化意识培养来看,文化意识培养以文化知识学习为基础与前提,但不同
             于文化知识学习,因其更注重形塑品格的育人目的。英语学科的育人性对文化意
             识培养重视优秀文化在全过程的融入与渗透提出要求。这一“融入与渗透”不仅

             以学习文化知识、了解文化现象与文化价值观为目标,更以评价、解释、比较与
             归纳学习材料反映的文化传统与社会文化现象为深层次目的,追求优秀文化在英
             语教学中全方位、全过程的融入与渗透。文化意识培养对于学生而言“不仅仅是
             知识的积累,而是要从知识层面拓展,通过有层次的多种语言实践活动,理解文

             化内涵,丰富文化体验,感悟优秀文化,将知识转化为内在的具有正确价值取向
             的认知、行为和品格”。而这种深层次目的、这种知识内化便以反思性学习为基
             础。从体验学习过程来看,反思观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大内涵,是对前一体验
             学习环节——具体体验所感知的结果进行自我解释并获得其内涵的活动,并为此

             后体验学习的抽象概括与主动应用环节提供领悟与升华的前提条件。问卷调查结
             果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具有反思观察的能力,然而课堂观察的现实情况
             是,学生少有反思观察的体验机会。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习惯于将文化知识直
             接呈现或告知学生,此时便将学生当作被动接受者。这一点在习题讲解课与语法

             课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习题讲解课上,教师在解读最佳与非最佳选项时,忽视最
             佳答案背后的文化内涵,采用“因为其他答案不对所以此答案正确”的逻辑进行
             分析;语法课上,教师直接将语法知识呈现给学生,让其机械记忆,采用记忆后



                                                                                 ·175·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