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5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P. 175

第七章  高中英语文化意识培养 ◣



                 (二)体验学习的特征
                 1. 主体性
                 体验学习采用“学习”一词更为凸显这一过程或方式对学生主体的重视。传

             统教育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者的地位,服从于教师的决定与不断输入。行为主义
             理论强调教师应教学生学习知识,认知学习理论强调教师要教学生如何学习,而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则将“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
             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作为教师的任务。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这一观点以学

             生的主动性为关键,将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处转移至学生处。学者张瑜曾基于生
             命哲学中关于体验的观点,即“体验是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将体验学习认为
             是关注学生生命在场的学习方式。“生命在场”一词形象概括了体验学习对主体
             本身自主性与主体间差异的关注。一方面,体验学习给予学生选择的自主性,使

             其拥有选择体验对象、体验具体内容、体验方式等的权利与自由;另一方面,体
             验学习中学习主体本身的性格、兴趣、先前经验等差异性决定了其在同一体验活
             动中体验思维与结果的差异性。体验学习的主体性特征是其最基本特征,体现了
             实现素质教育的首要要求。

                 2. 反思性
                 反思是对过去的事情进行思考并从中获得经验或汲取教训的行为。人之所以
             会改变,是因为其得到了反馈。而反思则是主体自身给予的反馈,或是自身对事
             情的直接思考,抑或针对他人反馈的再思考。反思所强调的不仅是思考的价值,

             更是行为主体的批判性意识与批判性思维能力。体验学习的反思性在体验学习圈
             的各个环节均可涉及,其中最主要体现在“反思观察(Reflective Observation)”
             环节。从其原文用词来看,这一表达的全称应译作“反思性观察”。换而言之,
             体验学习的观察具有反思的性质与要求。这就意味着学习者在体验学习中,应对

             观察的目标、内容、方法及结果进行批判性观察,即在观察的过程中思考事物发
             生与发展的逻辑及其合理性与清晰度。体验学习的反思性是体验学习区别于其他
             学习的关键特征之一,影响学习者学习的深度,将为下一阶段学习环节提供思维
             的基础条件。

                 3. 生成性
                 生成具有多重含义,譬如长成、养育、形成等。体验学习的生成性主要体现
             在两方面:一则在于体验学习的“抽象概括(Abstract Conceptualization)”环节



                                                                                 ·167·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