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5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P. 195
第七章 高中英语文化意识培养 ◣
杜拉提出观察学习理论,认为人的一切社会行为均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通过观察
学习他人行为及其结果而得。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限制,课堂无法保证每位
学生均能获得对等的直接经验,因而多数学生从课堂上他人的学习示范中获得认
知的强化。体验学习的“反思观察”实际上指向观察的反思性,因此,从高中英
语教学文化意识培养的体验学习角度来说,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文化意识培养时,
应通过提问与对话引发学生对文化知识、现象进行观察、思考,并结合学生自身
经验对观察内容进行自我解释。其中,中外文化信息的辨别、中外优秀文化的鉴
别、中外文化异同的对比等均是学生在文化意识培养的体验学习中需要观察与反
思的要点。
为此,教师在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体验学习中,应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以
问题引发观察、以对话推动反思,二者相互结合。一方面,教师通过“How do
you feel by this video? ”“Why did he do so?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and B? ”等言语将所学与学生现有经验联系起来。譬如,针对某些单词、短
语、句子等在新情境下表达与之前所学内涵不同的情况,教师事先提问“What
does…mean in this passage/video? ”帮助学生明确观察任务,借助提问激发学生
对学习内容的注意,此后再问“Why is it different from…”,由此引发学生对所
学与先知之间的异同、关系等进行思考。另一方面,教师在倾听学生回答后,针
对回答中不足的方面继续提问,将所学与学生行为联系起来,引发学生对所学或
自身言行进行多角度反思、批判性思考,促使学生意识到自身学习的正确性、适
切性,如所用单词、短语、句子是否符合英语语法规则或英语国家本土表达习惯,
是否与当下语言情境适用,如何适应当时情境合理使用语言等,从而推动学生元
认知能力发展。由此,学生将改变以往“观而过之”或直接接受“解读式灌输”
的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立足个体已有经验对感官刺激中的文化信息进行加工、
处理,基于直接的反思观察形成对中外文化的个体理解。
(三)总结归纳更深刻
若说反思观察促进学生对文化的自我解释、发散思维,总结归纳便是学生对
自我解释的抽象概括、聚合思维,二者共同促进学生在文化意识培养体验学习中
的综合体验,尤其是“思维体验”。教学活动不是只有教师教授行为与教师声音
存在的单向活动,而是师生、生生之间多向对话、交流的活动。英语教学因其语
言输出的必要性更是如此。高中英语教学文化意识培养的体验学习中,教师应给
·187·